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鋸了嘴的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善應對、口才遲鈍的人。《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又沒才幹,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只就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文明小史》第五○回:「像我們安徽省裡這些翻譯,一聽法國話,全成了鋸了嘴的葫蘆。」也作「鋸嘴葫蘆」。
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戰國時代,約與孟子同時的學者,兼治儒墨之學,主張人之性是無善無不善的,當時自成一家之言。
訥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善於說話,拙於言辭。《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東昏侯》:「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性訥澀少言,不與朝士接。」《隋書.卷七六.文學列傳.祖君彥》:「容貌短小,言辭訥澀,有才學。」
不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善。《儀禮.士昏禮》:「辭無不腆,無辱。」
奔走逢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波忙碌於奉承討好別人。如:「他因不善於奔走逢迎,終於退出官場。」《清史稿.卷二二○.諸王列傳六.聖祖諸子.理密親王允礽》:「允礽為太子,有所使令,眾敢不從,即其中豈無奔走逢迎之人?」
莫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日衰,而國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質疑,故臣下無信,盡自治其事,則事多。多則昏,昏則緩急俱植,不,則見所不善。餘力自失而罰,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民,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獨此處作「王」,疑為「主」之誤。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錯:通「措」,安置。 (5) :通「悟」,覺悟。〔參考資料〕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
臧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相傳為春秋時代魯國人,不善於駕馬。《韓非子.顯學》:「授車就駕,而觀其末塗,則臧獲不疑駑良。」《淮南子.主術》:「雖有騏驥騄駬之良,臧獲御之,則馬反自恣,而人弗能制矣。」
百發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後來「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射箭技術高超或射擊技藝高強。
多多益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多多益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信是漢高祖劉邦開拓天下時的大將,他幫助劉邦攻下許多地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史記》中記載,劉邦經常與他談論各將領統御軍隊的能力。有一回問他:「你看我可以帶多少兵?」韓信說:「皇上您不過只能帶十萬人的軍隊而已。」劉邦又問他:「那你又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我是愈多愈好。」劉邦笑著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你會臣服於我呢?」韓信回答:「皇上您不善帶兵,卻能統御將領,這就是我為什麼臣服於您的原因了。這是上天給予您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強求的。」韓信用「多多益善」表示自己帶兵的能力,軍隊愈龐大愈能發揮實力。後來「多多益善」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愈多愈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