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5 ms
共 2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底撈針」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二折》1>不戀恁身穿著細綾錦,好佳配甚不思尋。更何須白璧間黃金,才郎又女貌寢。我如今憂愁自舉誰替恁,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2>臨,無緣分怎的消恁?直耽閣3>到如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
(2) 天數:天所決定的氣數。
(3) 耽閣:耽誤、延遲。同「耽擱」。〔參考資料〕 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據《六十種曲》引)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如今兀自不思省,不投下佳音回訃音。
|
忒楞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鳥飛聲、風吹的響聲。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兀良我則見沙鷗驚起蘆花岸,忒楞楞飛過蓼花灘。」也作「忒楞」、「忒楞楞騰」。
|
看景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偌大的個家當無人看管,你去前街後巷尋他來家,看管家當。」可著我那裡尋他去?……〔做見牛員外科云〕兀的不是牛員外!〔牛員外云〕魔頭來了也。〔正旦云〕趓的我好也,你為甚麼出了家?〔牛員外云〕大姐,你看你那模樣,少吃些酒,越瘦了你也。〔正旦云〕你為甚麼出了家?〔牛員外云〕你聽者,我如今不比往常,我如今蓋茅庵,撇了謝家樓也。〔正旦唱〕……〔牛員外云〕我每日家翫水遊山。〔正旦唱〕【鬥鵪鶉】你則待要翫水遊山,怎如俺眠花臥柳。〔牛員外云〕我每日家暮禮晨參。〔正旦唱〕你道是暮禮晨參,怎如俺野眠浪宿。〔牛員外做喝科云〕你見麼,青龍白虎請我赴天齋哩。〔正旦唱〕這廝1>便見景生情信口謅2>,兀的3>可不笑破人口...
|
梁紅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宋代名將韓世忠妻,本為京口名妓。生卒年不詳。高宗建炎四年,世忠與金兀朮戰於黃天蕩,紅玉親自擊鼓助戰,兵將士氣大振,金兵遂不得渡江侵宋。為女中豪傑。後封安國夫人,又改楊國夫人,世稱「梁夫人」。
|
打寒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寒冷或恐懼而身體顫抖。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還想起風雪酒家天,見了些靄靄雲煙,我則索映著堤邊聳定雙肩,尚兀自打寒戰。」也作「打冷戰」。
|
調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撥是非,蓄意作弄。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你看天色已晚,前後無人,我直跟到這羊圈根前,吟兩句詩,調發此人,看他說什麼?」《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兀誰調發你來廝取笑!且饒你這婆子,你好好地便去,不打你。」也作「調犯」、「調泛」、「挑泛」。
|
一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獸身的四分之一部分。《通俗編.數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腳狗肉賣不了的。」
|
于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足的樣子。《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唐.白居易〈和朝回與王鍊師游南山下〉詩:「興酣頭兀兀,睡覺心于于。」也作「杅杅」。
|
風中秉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中之燭易滅。比喻隨時可能死亡。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也作「風中之燭」。
|
窮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整年。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唐.李商隱〈風雨〉詩:「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