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笑裡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笑裡藏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笑裡藏刀」典源作「笑中有刀」。這句話本來是用來形容唐初的李義府。當唐高宗要立武昭儀(即後來的武則天)為皇后時,李義府曾暗中出了力,所以後來擢升高官,獲賜爵位。他這個人,平常與人相處,外表謙恭有禮,說起話來更是語氣平和,又面帶微笑。事實上,卻是一個心胸狹窄,喜歡猜忌的人。現在既然當了大官,就希望別人來歸附於他。如果有人稍為忤逆他的意思,他就想盡辦法來陷害對方。因此當時的人形容他是「笑中有刀」,並且給他取了個外號,冠上他的姓,叫作「李貓」。意思是說他像貓一樣,貌似柔順,卻會害人。後來這裡的「笑中有刀」演變成「笑裡藏刀」,形容一個人外貌和善可親,內心卻陰...
失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犯重罪而科輕刑,或應科刑而不科刑,皆稱為「失出」。相對於失入而言。《舊唐書.卷八五.列傳.徐有功》:「則天覽奏,召有功詰之曰:『卿比斷獄,失出何多?』對曰:『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德。』」
利韁名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一○○.敘傳上》1>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2>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3>鎖,伏4>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
深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刻的談話。《戰國策.趙策四》:「使夫交淺者不可以深談,則天下不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因為初會,彼此沒有甚麼深談。」
腹心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彊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因民之欲,西鄉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注解〕 (1) 縣於足下:指天下大勢由韓信決定。縣,音ㄒㄩㄢˊ,通「懸」。 (1) 為漢:幫助投效劉邦。 (1) 與楚:效忠協助項羽。 (1) 鼎足:鼎有三足,故云三分天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
風飛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利鞅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一○○.敘傳上》1>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2>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3>鎖,伏4>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
天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武后則天號稱「天后」。《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則天武皇后傳》:「上元元年,進號天后。」
赴湯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軍能上順天子,下歸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國實受其祐,使嵩可也;設計未定,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
韋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中宗的皇后。(西元?~710)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中宗被武則天廢,幽禁於房陵二十一年,韋后與中宗同歷艱苦。及中宗復位,韋后參與政事,與武三思勾結,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後毒死中宗,立殤帝,臨朝聽政,而後為李隆基(玄宗)所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