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5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詢問。通「咨」。如:「諮詢」、「諮商」。《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國有大政,必議之於前訓,諮之於故老。」三國魏.王粲〈七哀〉詩三首之三:「蓼蟲不知辛,去來與諮。」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是他另外幫月生藏了金子,要等到月生「山窮水盡」的時候才能給他。《聊齋》原文中的「苟不至山窮水盡時,望給與也」,用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山窮水盡」這句成語除無路可前進之外,亦有走投無路的意思。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於怨,而厚於寇,不如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讎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注解〕 (1)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 (2) 饑:荒年。 (3) 糴:音ㄉ|ˊ,買入穀物。 (4)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5) 弗與:不給。 (6) 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惠公四年晉饑,秦以糧助晉。次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人、人口。如:「添丁」、「幫丁」、「人丁單薄」。《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計丁課仗,使有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國」。如:「魯國」、「齊國」。《易經.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用。」唐.柳宗元〈封建論〉:「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來日方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來的日子還很長。宋.文天祥〈與洪端明雲巖〉:「日來四境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凜乎淑後。」後指展望未來,大有可為。清.汪由敦〈趙雲崧甌北初集序〉:「生以數年,即足勝人數十年功力,英年苕發,來日方長,輟其勤,滿其志,吾安能測其所至哉!」也作「來日正長」。
社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土神和穀神。《書經.太甲上》:「社稷宗廟,罔不祇肅。」《三國演義》第三回:「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禮記.檀弓下》:「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殤也,不亦可乎?」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食人之祿,當分人之憂,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薛雪《一瓢詩話》:「有人議論唐人選唐詩不甚佳。余曰:『前人畢竟不同,切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距離、相距。《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乃救鄭,及留舒,違穀七里,穀人不知。」《禮記.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施於人。」
頷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頭以示准許。宋.歐陽修〈贈杜默〉詩:「先生頷首遣,教以驕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