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幽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幽僻的地方。《文選.禰衡.鸚鵡賦》:「嬉游高,棲峙幽深。」晉.張翰〈雜詩〉三首之一:「延頸無良塗,頓足託幽深。」
親痛仇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未定,師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屬,以損軍實,不從其令。浮性矜急自多,頗有不平,因以文詆之;寵亦佷強,兼負其功,嫌怨轉積。浮密奏寵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貨賄,殺害友人,多聚兵穀,意計難量。寵既積怨,聞〔之〕,遂大怒,而舉兵攻浮。浮以書質責之曰:「……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伯通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內聽驕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長為群后惡法,永為功臣鑒戒,豈不誤哉!定海內者1>無私讎2>,勿以前事自誤,願留意顧3>老母幼弟。凡舉事4>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讎者所快。」寵得書愈怒,攻浮轉急。明年,涿郡太守張豐亦舉兵反。 〔注解〕 (1) 定海內...
網漏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漢代初年,變嚴刑罰為寬簡,法網疏闊的程度,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小巧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渭河盆地南,為五嶽中的西嶽,也是最高的一座山,海拔高約二千二百公尺,有落雁峰、朝陽峰、玉女峰等,山勢秀,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突起突落形如蓮花,故稱為「華山」。或稱為「太華山」、「泰華」、「華岳」、「華嶽」、「西嶽」。 (4) 玲瓏:形容細緻精巧。
浮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浮華靡。《晉書.卷五○.庾傳》:「疾世浮華,不求名實,著論以非之。」《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爽門下有客五百人,內有五人以浮華相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而險的山嶺。《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逶迤傍隈隩,苕遞陟陘峴。」
好施小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對別人施予小恩小惠。《舊五代史.卷一三○.周書.王傳》:「貪權利,多機數,好施小惠,喜人附己。」也作「好行小惠」。
嚴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厲、嚴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險、險。《文選.張衡.西京賦》:「坻崿鱗眴,棧齴巉嶮。」唐.王仁裕〈和韓昭從駕過白衛嶺〉詩:「登高曉蹋巉巖石,冒冷朝衝斷續煙。」
嶔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險的樣子。漢.王延壽〈王孫賦〉:「生深山之茂林,處嶄巖之嶔崎。」《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入極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適。上嶔崎而蒙籠,下深沉而澆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