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1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徽阜陽雙古堆發掘出的漢代竹簡本詩經是現存的年代最早的詩經古本。 參考文獻 朱熹:《詩集傳》 楊伯,淺談《詩經》,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ISBN 7-5633-3938-8 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正中書局 外部鏈接 [ http://art.people.com.cn/GB/41389/10998859.html 人民網:《詩經》榮獲2010年“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詩經全集(日文+圖片) 詩經 – The Book of Odes 20世紀《詩經》研究綜述,檀作文 詩經全文譯注...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漢代初年,變嚴刑罰為寬簡,法網疏闊的程度,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刻的、嚴厲的。通「」。《史記.卷六八.商君傳》:「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
莫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不、都是。《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大內》:「大內正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桷層榱。」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在《三國志》中亦附有陳壽在《諸葛亮集》中的序言。而《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談論諸葛亮的功績。 著作 《隆中對》《出師表》《誡子書》《誡外甥書》《將苑》(又名《心書》)《便宜十六策》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雄傑、高的樣子。《漢書.卷四五.江充傳》:「充為人魁岸,容貌甚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旁邊。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由溪橋度而西,上嶺,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極。」
獨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三六齣:「自家前日因太真道徽相約會兵同進,與逆相持,許久不決,聞得他們將老兵疲,使我獨當一面,胸中已自懷疑。」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唐:齊王金庫的名稱。〔參考資料〕 北齊.劉晝《劉子.卷九.貪愛》昔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山澗嶮,兵路不通,乃琢石為牛,多與金,日置牛後,號牛糞金,言以遺蜀侯。蜀侯貪之,乃斬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帥師隨後而至,滅國亡身,為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惟春秋乎!’”《宋史·王安石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參考文獻楊伯,《春秋左傳》淺講,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ISBN 7563339388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7%8B_%28%E5%8F%B2%E4%B9%A6%2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