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2.49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天,對日發誓。語本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負。」表示意志堅定,決不辜負。清.李漁《慎鸞交》第一六齣:「蕙娘與你天誓日,願做偕老夫妻。」也作「天為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即日。《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正待要歡天喜地日成親,只見補闕拾遺等官,為選舉不公,交章論劾吏部尚書。」《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有些報上還要瞎造謠言,說甚麼朝廷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廢掉,又說甚麼專考策論。」
髮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憤怒到了極點。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聽他們言辭慷慨,使人壯心勃勃,髮上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直呼之。《抱朴子.內篇.黃白》:「古人祕重其道,不欲斥,故隱之云爾。」《南史.卷五○.劉瓛傳》:「學徒敬慕,不敢斥,呼為青溪焉?」
2.摘、責備。《晉書.卷七五.范汪傳》:「寗斥朝士,直言無諱。」《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元來德宗皇帝心性最是猜忌,說他斥朝廷,譏訕時政。」
諸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其掌。」用以比喻對事情熟悉了解或容易辦成。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淮陰侯見高帝於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諸掌。」宋.楊萬里〈荐舉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績同撫司奏狀〉:「壽皇論天下事,如諸掌,風生穎脫,有過人者。」
戳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人背後批評、說閒話。《三俠五義》第四一回:「有好性兒的跟著他,三三兩兩在背後戳戳。」也作「點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旨的歸向。《晉書.卷五一.束晳傳》:「武帝以其書付祕書校綴次第,尋考歸,而以今文寫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繪畫方法。以頭、甲與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畫。也稱為「頭畫」。
2.用手比劃,做手勢。《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畫形執,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也作「劃」。
氣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說話,只轉動眼睛或出氣來物使人。形容有權勢的人,對待屬下極其驕傲威風的樣子。如:「他仗著權勢,對人目氣使,絲毫不客氣。」《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貢禹》:「故黥劓而髡鉗者猶復攘臂為政於世,行雖犬彘,家富勢足,目氣使,是為賢耳。」
數吸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粒子射柱的吸收根據下面公式:
  I=Ioe-μx
  式中I為考慮中輻射的量,Io為其初期值,x為經過材料的量(長度、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每單位面積的克分子數,或每單位面積的原子數了。μ為對應的吸收係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