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赭新燈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 約27-32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而櫛齒黑色,雌蟲者絲狀;頭部、頸片、胸部與肩片主色淡褐色,頭部近頸片具一環紅色,兩側頸片所夾區段以及胸部背方中央縱向區段呈黑色;前翅稍狹長,翅身主色淡褐色,於翅身中央縱向區段、外緣與翅身中央所夾三角型區段,以及內緣向翅身延伸約1/3區段大致呈灰棕色調,經過此些區段之翅脈與翅身主色同色;後翅近端室斑具有一橫色灰棕色斑,該斑塊向外側延伸約亞外緣區段位置具有另一縱向短斑,臀角端具有兩個稍大之同色斑塊;腹部桃紅色,於各節背方具有一黑色斑。外觀略似雙紋燈蛾(Paraspilarctia magna),然該種體型較大,前翅長約33mm,且該種肩片具有黑色大圓...
雪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2mm;雄蟲觸角密雙櫛齒狀,雌蟲者絲狀;外觀如同中文名般具有雪白的體軀與前後翅翅色,前翅中外線中段具有兩個黑色彎月斑,橫線紋不明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作風不正派的人,含貶義。《九尾龜》第一三五回:「你的話雖然有理,無奈陸韻仙這個爛貨十分可惡,他不肯自家認錯,我們有什麼法兒呢!」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隻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後面的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真不應該。」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拾人牙慧」這個成語,比喻抄襲或改頭換面地套用別人說過的話或寫的文章。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鸚鵡學舌 拾人唾涕 步人後塵 相反詞獨出機杼 不落俗套 標新立異 5.例句寫文章需有自己的見解,若拾人牙慧便了無新意,毫無價值。目前社會非常注重財產權的保障,像您這樣「拾人牙慧」、不知進取,是會讓人恥笑的!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就有所不同。這個高臺處於王宮清幽之地,所吹來的風當然清爽宜人,但只屬於大王和貴族們;而百姓們居住在穢、低窪的陋巷裡,身處混濁之地,所吹的風,是混雜著許多泥沙和腐臭之氣,當然無法和大王的清爽之風相比。因為承受風的環境不同,對君王來說,是一種享受;但對百姓而言,卻是一種折磨。」所以宋玉所說的「空穴來風」原本是指「有了空的洞穴,就會把風招來」,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事出有因,流言乘隙而入;或比喻憑空捏造不實的傳言。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樂羊之妻》:「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其行乎!」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注釋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5 典故 出處 語本《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列傳》:「趨利之人,常為朋比,同其私也。」 注釋 比喻人互相勾結做壞事。朋比:結黨營私。為:做,奸:壞事。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狼狽為奸、同流合、沆瀣一氣、狐群狗黨 相反詞群策群力、同心協力 例句 朋比為奸的流氓,結夥搶劫,終於被逮捕了。 典故 李絳(西元764~830),字深之,唐朝贊皇人。其一生時值中唐時期,國勢漸衰,外部藩鎮勢力越來越大,而朝中的朋黨之爭也愈演愈烈。李絳一向行正道,勇於犯顏...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舒璘〈謝張守舉狀〉:「吾心所得,雖不敢以古人自居,至同流合(汙),則有所不忍焉。」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次日汪知縣剛剛要去遊春,誰想夫人有五個月身孕,忽然小產起來,暈倒在地,血浸漬身子。嚇得知縣已是六神1>無主2>,還有甚心腸去吃酒,只得又差人辭了盧柟。這夫人一病直至三月下旬,方纔稍可。 〔注解〕 (1) 六神:即古代醫家所謂心神、肺神、肝神、腎神、脾神、膽神,人類六種重要器官之神。見《上清黃庭內景經.心神章》。 (2) 主:寄居的處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