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4.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吃力不討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了許多力氣不但得不到回報,反遭人嫌棄。如:「枉費我如此盡心地做事,結果還被嫌這嫌那的,真是吃力不討好。」
挑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挑動、撥動。南唐.李昇〈詠燈〉詩:「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與孫權都已親自出馬……為了戰一關羽,魏吳兩國幾乎動員了傾國人馬,上下費盡心機,則關羽之勇猛善戰可知了。這次戰役,關羽雖敗猶榮,但蜀漢克復中原的希望,也隨關羽俱逝了。……本來萬人之敵的猛將,很少不剛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當,剛猛正是優點。這種剛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國而論,如楚之項王,漢之關羽,宋之岳飛,近人吳子玉,都是這一類型。這類人物,也同高人義士一樣,為歷史增加不少光彩。但他們成功最快,失敗也最速,只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供人憑弔而已! 出生爭議 《三國志》、《資治通鑒》等...
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力。《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因先君見背的早,在先祖膝下料理些家務,所以不曾致力於舉業。」
費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思仍難以了解。[例]此事錯綜複雜,令人費解。
心勞日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漢.孔安國.傳:「為德直道而行,於心逸豫,而名且美;為偽飾巧百端,於心勞苦,而事日拙不可為。」比喻費盡心力而於事無補。《舊五代史.卷一四九.職官志》:「前王之法制罔殊,百代之科條悉在,無煩改作,各有定規,守程式者心逸日休,率胸臆者心勞日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盡心盡力做事。通「勤」。
孩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人提攜、懷抱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糧。《孟子.盡心下》:「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記〉:「雞豚糗醑,得及宗族。」
頓開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