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目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初髮齊眉,玉頰照秋光。誦詩巨萬紙,一目俱五行。」 02.《元史.卷一八二.許有壬列傳》:「有壬幼悟,讀書一目五行,嘗閱衡州〈淨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覽輒背誦無遺。」 參考詞語︰目下十行注音︰ㄇㄨˋ ㄒ|ㄚˋ ㄕˊ ㄏㄤˊ漢語拼音︰mù xià shí háng釋義︰猶「一目十行」。見「一目十行」條。 01.《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 參考詞語︰一目數行注音︰| ㄇㄨˋ ㄕㄨˋ ㄏㄤˊ漢語拼音︰yī mù shù háng釋義︰猶「一目十行」。見「一目十行」條。 01.元.耶律楚材〈用前韻感事〉詩二首之二:「利器深藏人未知,豐城...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家》:“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儀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達《毛詩正義·〈詩譜序〉疏》:“孔子所錄,不容十去其九。馬遷言古詩三千余篇,未可信也。”、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季札觀樂”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對此記載,皮錫瑞據《周禮·春官·太師》賈公彥疏引鄭眾《左氏春秋注》雲“傳家據已定錄之”,認為“傳者從後序其序,則據孔子定次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蔓生草類。《說文解字.艸部》:「芩,艸也。」《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芩。」唐.孔達.正義:「陸璣云:『莖如釵股,葉如竹,蔓生。』」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701年-761年),受人尊稱為“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目錄1 生平經歷2 學術3 評價4 著作5 作品 生平經歷王維自幼聰,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
聰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2.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明代有今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唐.孔達.正義:「轡,御馬索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弱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加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唐.孔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後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法善弱冠時,曾游括蒼白馬,出石室內,遇三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常禮、常法。《書經.康誥》:「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唐.孔達.正義:「戛猶楷也,言為楷模之常,故戛為常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來。如:「流連忘返」、「去而復返」。唐.樓〈西施石〉詩:「一去姑蘇不復返,岸旁桃李為誰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