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師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師禮事之。《漢書.卷三四.韓信傳》:「信解其東鄉坐,西鄉對而師事之。」《三國演義》第一回:「備昔曾師事盧植,欲往助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束、監禁。唐.沈佺期〈被彈〉詩:「昆弟兩三人,相次俱囚桎。」
孔席不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
號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犯人綑綁遊街示眾。《水滸傳》第五一回:「立等知縣差人,把雷橫捉拿到官。當廳責打,取了招狀,將具枷來枷了,押出去號令示眾。」《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命赴市曹斬之,又將董卓屍首,號令通衢。」
徹桑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未雨綢繆」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豳風.鴟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1>天之未陰雨,徹2>彼桑土3>,綢繆4>牖戶5>。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注解〕 (1) 迨:趁、乘。 (2) 徹:剝。徹,通撤。 (3) 桑土:桑根。土,通杜。《廣雅.釋草》︰「杜,根也。」 (4) 綢繆:音ㄔㄡˊ ㄇㄡˊ。纏。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 (5) 牖戶:門窗。牖,音|ㄡˇ,窗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綁。《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閭丘嬰以帷縳其妻而載之,與申鮮虞乘而出。」
啟蒙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間在歐洲知識界,獲得廣泛擁護的一種思想運動和信仰運動。主要以上帝、理性、自然、人類之間的關係為研究目的。啟發人民反對封建傳統思想與宗教的束、推翻權威與教會政治的控制。後導致現代科學的興起。
負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累。《水滸傳》第三回:「大郎可把索來綁我三個出去請賞,免得負累了你不好看。」
五花大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人的方法。用一根繩連繫頸項,然後由背再分綁兩臂。
烈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炎熱的太陽。唐.徐夤〈西寨寓居〉詩:「烈日不融雙鬢雪,病身全仰竹枝筇。」《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吉領命,即沐浴更衣,取繩自於烈日之中。百姓觀者,填街塞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