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士祭祀天地神明的祝,用朱筆寫在青籐紙上。後成為一種文體。《水滸傳》第七一回:「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奏聞天帝。」《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精勤齋醮,供奉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法學的一部分。指語的構成規則和變化規則。包括語的構形法、構法和分類等。
九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法上指九種類的總稱。即名、代名、動、形容、副、介、連、助、嘆
同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中意義不同,發音不同,而只是寫法相同的。如同「好」字,讀三聲和讀四聲意義便不同。外國語言同一彙也常因重音音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義。同形的來源是由於世界上很多文字都不標聲調或重音的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文層出不窮,有如水源。唐.杜甫〈醉歌行〉:「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2.書名。宋末張炎撰,二卷。上卷論五音十二律及宮調管色;下卷論制曲、句法、字面、虛字等。是研究宋音樂的重要參考書。現存以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奉恩後據元鈔重刊本為最早。
3.一種探究語來源的工具書。
限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限制動作或行為的程度、時間、空間等。也稱為「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宋人樂曲。將若干首同一宮調的曲合成一套,稱為「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依照牌規定的字數、平仄及四聲等格式將字填入,即必須按照的格律來選字用韻,稱為「填」。宋.阮閱《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三二引《藝苑》:「柳三變字景莊,一名永,字耆卿喜作小,然薄於操行,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訓的言語。如:「時過境遷,誰又能記得教官那些繁瑣的訓呢?」也作「訓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的言語。如:「我希望聽到的是真心話,而不是那些好聽的外交令。」也作「辭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