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52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譏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譏的話責問他人。《宋史.卷二五三.孫行友傳》:「全照深刻,常慮人以嚴察議己,今授此州,似涉譏誚。」《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並不知這話是譏誚他,正容答道:『而今你我替朝廷辦事,只怕也不得不如此認真。』」
一無所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是中唐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作以平易近人,老嫗(ㄩˋ)能解著稱,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王公貴族朱門酒肉,一般百姓生活卻十分困頓,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這些都成為白居易以詩諫的題材。在這首〈悲哉行〉中,白居易先寫儒者為學的辛苦與貧困,經常要等到垂垂老矣才能飛黃騰達;次寫富貴人家的子弟不事學問生產,年紀輕輕就能承襲爵位,每日與人飲酒作樂,縱情聲色之間,除了荒嬉娛樂之事,其餘的事都不知道。詩句雖然淺白易懂,但悲痛喻之情,躍然紙上,足堪發人深省。後來「一無所知」這句成語 ,可能就從詩中「其餘一無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什麼也不知道。
冷言酸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冷言冷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冷」與「熱」相對,冷冰冰的話,自然不熱情,這種話語,多帶有譏刺、嘲的意味。出現「冷言冷語」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山門,是寺院的大門。禪師說:「把山門一關,寺裡頭住的都是自家人了,大家何必冷言冷語,暗地裡損人呢?」從最後一句話,可見冷言冷語有暗含譏刺、嘲笑的意味。這句成語有時會轉成「冷言酸語」、「冷言熱語」、「尖言冷語」,意思大約相似。
李代桃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吟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傳八.何基傳》:「讀詩之法,須掃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詠從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見公孫赴宴回房,袖裡籠了一本詩來燈下吟哦。」
童言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一些喜歡亂說話的成人的刺語。如:「他這人心寬念純,童言無忌,往往連自己說錯話了,還不知道呢!」
麻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醫學上稱知覺完全喪失,分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種。《西遊記》第四○回:「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裡話,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2.譏人感覺頑鈍,不能振作。如:「麻木不仁」。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暮幽禽情。身名兩俱遣,獨此野寺行。 起度律師同居東齋院  釋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安居同僧夏,清夜道言。  對閣景恒晏,步庭陰始繁。逍遙無一事,松風入南軒。 遊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隱,茲遊久未遑。鳴騶響幽澗,前旌耀崇岡。  青冥台砌寒,綠縟草木香。填壑躋花界,疊石構雲房。  經制隨岩轉,繚繞豈定方。新泉泄陰壁,高蘿蔭綠塘。  攀林一棲止,飲水得清涼。物累誠可遣,疲氓終未忘。  還歸坐郡閣,但見山蒼蒼。 同越琅琊山  石門有雪無行跡,松壑凝煙滿眾香。  餘食施庭寒鳥下,破衣掛樹老僧亡。 詣西山深師  曹溪舊弟子,何緣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刺、責備。如:「譏笑」、「譏」。《文選.班固.典引》:「微文刺譏,貶損當世。」唐.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詩:「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因人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凡是有人能力不好,又不盡力做事,處處只倚賴別人幫忙他完成,我們便說這個人只會「因人成事」,含有嘲鄙視的意思。(註1)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58。註2:成語故事集,張行編著,龍韻出版社,頁199、20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