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1.05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疾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刺之禍,速乎風塵。」
嗤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譏笑、恥笑、嘲、嘲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東人對成年男子的稱呼,後引申為對男子語帶譏或輕視的稱呼。如:「北方佬」、「大佬」、「闊佬」、「鄉巴佬」。
霸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力威嚇,或掠奪他人財物等,常於校園中發生。 言語霸凌指以言語的方式攻擊他人,例如以言語刺傷、嘲笑譏、恐嚇或威脅等,皆屬言語霸凌的範圍。 關係霸凌指以排擠、散播謠言的方式,造成他人身心靈方面的傷害。此類霸凌通常也牽涉至言語霸凌,形成受害者在團體關係中離間。
三紙無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紙無驢意思:比喻文章繁冗而無當,或譏文字不得要領。。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張,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典故:比喻文章繁冗而無當,或譏文字不得要領。使用三張紙要寫買驢的事,但居然連一個字都沒寫到驢字。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系列詔書中看到,王莽的政策根本脫離了當時的實際環境,亦缺乏適當的用人安排。他在《中國大歷史》裡語帶刺的評論王莽:「他盡信中國古典,真的以為金字塔可以倒砌。」傅樂成在其著作中國通史中則評論他說,王莽具有超人的智力、辯才和威嚴,但也有重大的缺點,諸如過度的自信,一味的復古以及猜疑部下等。王莽的行為看來有些偽,也有些愚,但西漢的偽風並不始於王莽,他不過承襲此風而擴充之,結果以偽獲得名聲並篡位之後,得意之餘,乃至無往而不偽。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其新法是為整個西漢政治作一通盤的改革,但因缺乏政治才能又迷信復古,事事行之以偽,才會...
上林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漢司馬相如撰。藉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假想人物的對話,大肆鋪陳漢天子上林苑的壯麗,以及天子田獵的盛況,篇末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諫。此賦與子虛賦保存於《史記》及《漢書》本傳中本為一篇;《文選》則將前半部題為「子虛賦」,後半部題為「上林賦」。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西域有一個小國龜茲,其國王多次至漢朝覲見宣帝,且留住一年,回國之後,修築宮室、禮儀制度等全都模仿漢朝,被鄰國譏為不倫不類。見《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後即以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也作「非鴉非鳳」。
人模人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外表與內在品性行為不相稱。如:「平時瞧他人模人樣的,沒想到竟做出這種違逆倫常的事情。」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規》:「方今明良相逢,千載一時,但天下之事,固有行於古而亦可行於今者,如夏時周冕之類是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