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眼,驅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現驚人的想像力。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李賀的詩可以分成四部分一、 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早年家居昌穀,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徵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瞭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
綿裡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在綿絮裡的針。比喻不易察覺的陰謀。[例]他說話的語調溫柔,但句句刺,就像綿裡針般,你要小心提防。 △綿裡藏針
循表涉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別稱3 解釋4 出處5 典故6 譯文7 補充8 實例9 參考資料 注音ㄒㄩㄣˊ ㄅㄧㄠˇ ㄕㄜˋ ㄩㄥ 別稱循表涉澭(ㄩㄥ)又稱為荊人涉澭。 解釋用以刺人做事拘泥于成法,不知道依據情況的變化而改變。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 典故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為治,豈...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到臺灣,發現沈光文竟然也在此,高興之餘對沈光文也十分禮遇,提供他生活所需。鄭經繼位,沈光文因為做詩刺鄭經而引來殺身之禍,只好離開臺南逃往山上,再逃至原住民聚落如目加溜灣、羅漢門等地。在目加溜灣避難的日子,他便以教授番童、醫治病人度日。(註2) 晚年清朝領臺時,沈光文已年過70。當時的諸羅知縣季麒光曾短暫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並且邀集其他文人共組詩社「東吟社」,是臺灣第一個詩社。沈光文的寫作風格充滿思鄉之愁、以及對命運的感嘆。不久季麒光因丁憂離職,眼看眾人來來去去,沈光文不禁感嘆:「吾廿載飄零絕島,棄墳墓不顧者,不過欲完髮...
不稼不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參與農事操作,刺人無功而受祿。《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然而臺灣局勢已難挽回,丘逢甲的遺民之痛也只能化作寫作的動力而已。(同註2)宣統3年(1911)武昌革命成功,丘逢甲受廣東總督胡漢民之聘擔任教育司長,之後又抱病前往上海出席各省聯合會議,組成南京臨時政府。病情加重後丘逢甲被護送返回家鄉,不久之後便去世,年僅49...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5~1910)美國小說家,本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作品以幽默刺著稱。幼年喪父失學,曾為印刷廠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領航員,後赴內華達州做記者。作品以善寫男童歷險故事及抨擊人類的弱點與虛假而著名於世。著有《湯姆歷險記》、《頑童流浪記》等。
走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譏供人差遣作惡的人。如:「難道你甘心做他的走狗?」《聊齋志異.卷六.田七郎》:「操杖隸皆紳家走狗,恆又老耄,籤數未半,奄然已死。」
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評與討論。《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評論朝廷,虛搆無端,諸所謀結,並欲何為?」《隋書.卷四六.楊异傳》:「評論得失,規疑闕。」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成泥濘。 學術思想:他的詩歌現存近3040首,七十卷,留有一著作為白氏長慶集。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喻、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他最為重視的是喻詩。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代表作《新樂府》50首,集中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的詩歌理論,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規諫之辭。如《賣炭翁》序為:「苦宮市也」,揭露朝廷以宮市方式強行劫奪百姓資財。但《新樂府》詩也存在著從理念出發,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傷詩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