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柳影花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幽會之處。引申為男女歡愛之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學海文林,夢不離柳影花陰,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
情猨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猿意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參同契.卷上.中篇》漢.徐景休箋註守禦固密者,如龍養珠,心不忘;如雞抱卵,氣不絕也。……真積力久,太和充溢,動靜休息,常須謹守。守則昌,失則亡,不可須臾離也,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勻鼻端之息,臥則抱臍下之珠。久而調習,無有間斷,方是端的工夫。否則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于外,欲望結丹,不亦難乎!
患難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經歷艱難困苦而互相扶持的夫妻。如:「這對患難夫妻歷盡滄桑,終於苦盡甘來,與滿堂子孫同慶金婚。」
竿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簡,指書信。《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會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匯集成文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萬趣會文,不離辭情。」
目擩耳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對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答、對付。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一句句對當,總不離一曲滿庭芳。」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三折:「可可的老夫人偏撞上,你便有口呵怎對當。」
出入相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時處處相伴隨。如:「他們夫妻倆總是出入相隨,形影不離,真是令人羨慕。」
發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戲劇表演中,裝出某種情態以引起觀眾注意。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二.連枝秀》:「發科打諢,不離機鋒。」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勸跌倒科云)張千,我須有些腐。(張千發科云)你可不早說與我!」
嬌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子。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二:「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宋.歐陽修〈奉答原甫見過寵示之作〉詩:「嬌兒痴女遶翁膝,爭欲強翁聊一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