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時代,楚國攻打鄭國,晉國派兵鄭,但晉軍抵達前鄭國就已投降,晉軍統帥荀林父(ㄈㄨˇ)於是打算班師回朝。上軍主將士會支持荀林父的決定,因為他認為現在的楚國德行、刑罰、政令、事務、典章、禮儀都具備周全,根本無法與之為敵。在分析到楚國軍力時,他曾說道:「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意思是:楚國軍隊紀律嚴明,行軍之時,右軍緊隨在主將車轅旁備戰,左軍負責割草以備休息用,前軍的哨兵偵察敵情極為慎重,中軍依情報制定謀略,後軍則十分精良,整個部隊實力雄厚,難與抗衡。士會話中的「前茅」,指的便是行軍時置於最前方,負責偵察敵情的哨兵。古代作戰時,前鋒部隊是以旄旌或茅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用。漢.何休〈公羊傳解詁序〉:「引他經,失其句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雖引古事,而莫取舊辭。」
作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壁上觀」原作「從壁上觀」。秦朝皇帝專制獨裁,統治殘暴,為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與痛苦,因此到了秦朝末年,秦二世在位時,六國的遺民紛紛起兵抗暴,自立為王。有一次秦國將領章邯率兵攻打趙王歇,趙軍大敗,趙王和大將們都逃到了鉅鹿。章邯則繼續派王離、涉閒包圍鉅鹿,緊追不捨。楚國和其他的諸侯國也都紛紛出兵救趙國。此時楚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范增和其他各路將領都隸屬於宋義,號稱「卿子冠軍」。但宋義和項羽在作戰的策略上卻有著很大的歧見,宋義認為先觀望秦、趙二國的相鬥,再視結果決定作戰的方式;項羽則認為秦國如果攻占了趙國,勢力會更加強大,屆時再出兵可能就會吃敗仗。項羽因此誅殺了卿子冠軍,這在楚國造成了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近。《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之以手者,權也。」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兔死狐悲」。見「兔死狐悲」條。 01.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陳公被留,家人向隅,愛子乞狐兔之悲,有情者誰復能遣?」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湯問》伯牙1>善鼓2>琴,鍾子期3>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4>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解〕 (1) 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鼓琴者,與鍾子期為至交。 (2) 鼓:彈奏。 (3) 鍾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覆藏。通「埋」。《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玉枹兮擊鳴鼓。」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式除害,反而使禍害更加嚴重。[例]救投手一上場,就因連續保送丟了四分,簡直是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琴曲。《列子.湯問》:「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紅樓夢》第八七回:「又將琴譜翻出,借他猗蘭思賢兩操,合成音韻。」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殤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