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選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練好士兵,餵飽戰馬。做好戰前的準備。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今若敕勵諸將選兵秣馬,疾入西界,但能痛敗昊賊一陣,則吾軍威大振而虜計矣。」
北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401~439)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胡人渠蒙遜所建,據有今甘肅張掖縣地。
邊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境上的禍患、亂事。《北史.卷三八.列傳.裴佗》:「時突厥強盛,都藍可汗妻大義公主即宇文氏女,由是數為邊患。」《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然劉崇自高平既敗之後,氣力竭,必未能遽有邊患。」
蔽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蔽、掩護。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遏其勢。」唐.姚合〈買太湖石〉詩:「碧光入四鄰,牆壁難蔽遮。」
賞罰無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和處罰毫無法度。《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逐我者出,納我者死,賞罰無章,何以勸?」《周書.卷二一.尉遲迥傳》:「楊堅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勢,挾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賞罰無章,不臣之跡,暴於行路。」
橋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西北,下有河穿山底而過,有如橋形,故稱為「橋山」。上有黃帝冢,稱為「橋陵」。其脈綿亙於陝西、甘肅二省界,為涇、洛二河的分水嶺。
銜聲茹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氣吞聲。《宋書.卷七三.顏延之傳》:「銜聲茹氣,腆默而歸,豈識向之夸慢,祇足以成今之喪邪?」
跳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雜技表演。表演時將幾把小劍,順序拋向空中,然後一一用手接住,周而復始,不使落地。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角觝萬夫,跳劍尋橦,蹴球踏繩,舞於竿頭者,索氣喪,逡巡不敢入。」
分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別職掌。《三國演義》第七回:「紹入冀州,以馥為奮威將軍,以田豐、授、許攸、逢紀分掌州事,盡奪韓馥之權。」
高風苦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