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4.1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合奏音樂。所用樂器隨時間、地點的變更而不同,亦不限十種。可分為粗十番和細十番兩種,前者主要為打擊樂器,如鑼鼓、鈸、木魚等;後者主要為管弦樂器,如、笛等。
賓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時盛放牲品的器具和樂器。《周禮.地官.鄉師》:「州共賓器,鄉共吉凶禮樂之器。」漢.鄭玄.注:「賓器者,尊俎瑟之屬。」
柳子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東、江蘇、河南一帶的劇種。屬於北方的弦索音樂系統。由元、明以來中原地區的俗曲,流傳至山東西南部,吸收弋陽腔、青陽腔,逐漸發展而成。以三弦、笛、為主要伴奏樂器。音樂委婉動聽,適於表現細膩複雜的思想感情。
浮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音輕浮薄脆。宋.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詩:「微音淡弄忽變轉,數聲浮脆如簧。」清.朱孝純〈去渝州作〉詩:「平羌江水去如奔,浮脆簧傷耳根。」
寶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皇帝的印璽。《宋史.卷一八三.樂志十三》:「寶章煌煌,導以磬。還燕慈寧,邦家徯慶。」
民族樂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民族傳統而獨特的樂器。如中國的簫、管、笛、等。
浪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意的樣子。晉.潘岳〈賦〉:「罔浪孟以惆悵,若欲絕而復肆。」
斫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襲敵軍的營地。《魏書.卷七○.傅永傳》:「永量吳楚之兵,好以斫營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於營外。」唐.白居易〈奉送三兄〉詩:「少年曾管二千兵,晝聽歌夜斫營。」
曉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了解。唐.孫祕〈散木賦〉:「清風來兮,協竽而吹籟,異鵲宵集,祥鴛曉會。」《朱子語類輯略.卷四.南軒張氏》:「敬夫高明,他將謂人都似他,才一說時,便更不問人曉會與否,且要說盡他個。」
四明南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用寧波方言說唱的彈詞。由一人自彈三弦說唱,一人敲揚琴伴奏,或有增至五人以上,加用琵琶、二胡、、簫等。有文書、武書之別。前者重說白,後者重唱工,唱詞以七字句為基礎,文詞較艱深。流行於浙江寧波和上海等地。也稱為「四明文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