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延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漢杜陵人,元帝時畫工,擅長人物畫像。因貪圖賄不成,故意將王昭君畫像畫醜,事情被揭發後,為漢元帝處死。
舞文玩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為了追求個人財富,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擾亂法律條文,盜刻印章偽造文書,不怕刑罰加身,只為貪圖他人賄的豐厚錢財。後來「舞文弄法」被用來指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法律條文。如南朝梁沈約〈授蔡法度廷尉制〉:「州郡姦吏,恣其取捨,舞文弄法,非止一塗。」,指出州郡的姦吏任意妄為,玩弄文字以擾亂法律秩序。
攬權納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持權力,收受賄。《官場維新記》第六回:「及到了湖北,方才曉得李統領因為京裡有人參他攬權納賄等事,所以急於韜光養晦。」
使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錢賄官府。《水滸傳》第八回:「林冲家裡自來送飯。一面使錢。」
受賕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因貪汙受賄而違反法律。《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姦觸大罪,身死而家滅。」《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及吏坐受賕枉法,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有笞罪者,皆棄市。」
侮文弄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為了追求個人財富,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擾亂法律條文,盜刻印章偽造文書,不怕刑罰加身,只為貪圖他人賄的豐厚錢財。後來「舞文弄法」被用來指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法律條文。如南朝梁沈約〈授蔡法度廷尉制〉:「州郡姦吏,恣其取捨,舞文弄法,非止一塗。」,指出州郡的姦吏任意妄為,玩弄文字以擾亂法律秩序。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貨賄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隋書.卷六三.衛玄傳》:「時盜賊蜂起,百姓飢饉,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壞亂,貨賄公行。」也作「賄公行」。
得不償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弄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弊,玩弄法律。《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遺也。」《新唐書.卷一七八.列傳.劉蕡》:「加以國權兵柄顓於左右,貪臣聚斂以固寵,姦吏因緣而弄法,冤痛之聲,上達於九天,下入於九泉,鬼神為之怨怒,陰陽為之愆錯。」《宋史.卷三○一.列傳.趙賀》:「徙知漢州,蜀吏喜弄法,而賀精明,吏不敢欺,事更賀所,多被究詰,人目為『趙家關』,謂如關梁不可越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