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6.1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覆水難收、鸞鳳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搖曳忽的樣子。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搖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蕩、搖晃。南朝宋.鮑照〈代櫂歌行〉:「飂戾長風振,搖曳高帆舉。」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降下、落下。如:「凋零」、「零」、「感激涕零」。《文選.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
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眇」、「渺」、「緲」、「瞟眇」、「縹眇」、「縹渺」。
2.聲音清揚而長。《儒林外史》第三○回:「歌聲縹緲,直入雲霄。」也作「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盪、流。唐.吳融〈情〉詩:「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宋.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五光十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徘徊,十色陸離。」大意是:初見佳人,如見生長於無波如鏡之池中的紅蓮,佳人一動,則如絢爛的雲彩自崖間出,色彩鮮麗,燦爛奪目。短短數語,即生動呈顯了麗人的綽約風姿。後來「五光十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景色鮮麗複雜,光彩奪目。亦用來比喻事物的內容豐富,變化萬端。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詩〉4>第一,子建5>次之,此論誠然。觀子建「明月照高樓」、「高臺多悲風」、「南國有佳人」、「驚風白日」、「謁帝承明廬」等篇,鏗鏘音節,抑揚態度,溫潤清和,金聲而玉振之,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與《三百五篇》異世同律,此所謂韻不可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 (2) 鍾嶸:?∼西元518?,字仲偉,南朝梁潁川人,南朝齊、梁的文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寥若晨星,寥寥可數,寥寥無幾反義:不可勝數,不計其數,不勝枚舉,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車載斗量,恆河沙數,盈千累萬,俯拾即是辨似: 「屈指可數」及「寥寥無幾」都是數量極少的意思。 「屈指可數」強調十指可計量的數目;「寥寥無幾」則泛指數目不多。 屈指可數 寥寥無幾 辨似例句 ○ ㄨ 社會上的有錢人不少,但因彩券中獎而一夕致富的人卻是~。 ㄨ ○ 冬天到了,樹枝上頭只剩~的黃葉,隨時都會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