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98.7465 ms
共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如:「拗口」。唐.孟郊〈峽哀〉詩一○首之八:「腥語信者誰?拗歌歡非真。」
反抗。唐.韓愈〈答孟郊〉詩:「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紅樓夢》第七○回:「眾人不敢違拗,只得回房去,另妝飾了起來。」
折。《玉篇.手部》:「拗,拗折也。」唐.溫庭筠〈達摩支曲〉:「擣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
抑制。《集韻.入聲.屋韻》:「拗,抑也。」《文選.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唐.杜甫〈天狗賦〉:「洎千蹄之迸集兮,始拗怒以相賀。」
固執、倔強。如:「他的脾氣真拗。」《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
|
執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固執而不順從。《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當下眾紳士見本府如此執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
2.阻擋、攔阻。《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執拗得他住。」
|
拗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彆扭、不順口。《紅樓夢》第三五回:「我的名字本來是兩個字,叫作金鶯。姑娘嫌拗口,就單叫鶯兒。」
|
拗不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改變他人的想法、意見。《三國演義》第五二回:「趙範拗不過,只得應允。」《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蕭柏家拗不過,只得拿了帖子,同到那裡。」
|
違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反抗,不順從。《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和尚聽見保正老爺吩咐,不敢違拗,纔請他一家進去。」《紅樓夢》第三三回:「小廝們不敢違拗,只得將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
|
拗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體詩中不合格律的句子。拗有大拗與小拗之別,小拗可不救,若犯孤平與二四六之大拗則非救不可。
|
拗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人。《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
|
拗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當、十分。例:𠊎老妹正讀高中一年生,英文就講到拗蠻﹝au24 man55海﹞好。(我妹妹才唸高一,英文就講得十分好。)
|
拗體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平仄不依格律的近體詩,稱為「拗體詩」。
|
拗曲作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彎曲的東西弄直。比喻顛倒是非、歪曲事實。《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方媽媽呆了半晌,開口不得。思量沒收場,只得拗曲作直說道:『誰叫你私下通奸?』」也作「扭曲作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