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知     
瀏覽人次:687 收藏人次:0
真正的知曉。《莊子.大宗師》:「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答慧驎問〉:「真知者照寂,故理常為用,用常在理,故永為真知。」
真知灼見     
瀏覽人次:26140 收藏人次:2668465
1.明確的見解。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八.顧炎武》:「多騎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也作「灼見真知」。
2.真的知道,看得清楚。《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凡是日與考各員,苟有真知灼見,確能指出槍替實據者,務各密告首府。」
灼見真知     
瀏覽人次:809 收藏人次:0
明確的見解。如:「他對問題的灼見真知,令人佩服。」也作「真知灼見」。
    
瀏覽人次:33159 收藏人次:7476385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20737 收藏人次:5347482
1.識見、學問。如:「求知」、「真知灼見」。《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28880 收藏人次:1749237
學識淺薄,見聞不廣泛。《抱朴子.外篇.自敘》:「貧乏無以遠尋師友,孤陋寡聞,明淺思短,大義多所不通。」《三國演義》第一○回:「某孤陋寡聞,不足當公之薦。」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28791 收藏人次:3416578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本《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道路風聞」。
扣槃捫燭     
瀏覽人次:14669 收藏人次:1081620
燭而知道了它的形狀。有一天摸到了籥管,就把它當成了太陽。 相似詞盲人摸象、管中窺豹、井中觀天 相反詞真知灼見、洞若觀火、明察秋毫 例句學生在上課時若有不懂就要勇於發問,以免有扣槃捫燭的錯誤。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13089 收藏人次:3793258
行」兩種工夫,將所知付諸行動,行動時又不斷思慮以增所知,如此周而復始方能有持續的進步。但若為學時未求真知,光憑主觀揣度,或不求甚解,又以其為所知並據之而行,那麼所得的一切將會是虛妄不實的。張栻這段文字,不但強調了「致知」與「力行」的為學工夫,也闡明了求真知的必要性。而後人便以他文中的「一知半解」,用來形容一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另外,在同一時代嚴羽所作的《滄浪詩話》中,亦見此語。《滄浪詩話》是本文學批評專著,以禪道論詩,主張詩貴妙悟。在〈詩辯〉一篇中便說:「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又說「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悟之淺深自然就影響詩的成就。而有人以為「一知半解...
陳腔濫調     
瀏覽人次:12487 收藏人次:1596155
陳腐而缺乏新意的論調。如:「這篇文章處處是陳腔濫調,全無新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