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要的地方。《後漢書.卷七○.荀彧傳》:「此實天下之要地,而將軍之關河也。」《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也作「要衝」。
2.顯要的地位。《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等傳.贊曰》:「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
要地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軍事運用為目的之主題地圖。除包括一般地形圖之圖資外,係將有關影響到軍事作為之各項空間資訊,如氣候、潮汐、地質、適合越野區域、交通狀況、自然資源、水源及海灘等資料,經研究分析以明顯的符號標示於地圖上,且附以各種資料之統計研析表解編製而成。亦稱地形研究圖,為作戰計畫狀況判斷之基本資料及戰術運用之重要圖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取。如:「要錢」、「要飯」、「要帳」。
收為己有。如:「這本書我要了。」
值得重視的。如:「重要」、「要職」、「要犯」、「要件」、「要塞」、「要點」、「要義」、「要旨」。
重點。如:「提要」、「摘要」、「要點」、「要義」、「要旨」。
假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求。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即將。如:「天要下雨了!」、「他快要來了。」
求取。如:「要求」、「要功」。
強迫。如:「要挾」。
約定。如:「要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3 古例3.1 譯文4 近義5 反義6 例句7 引用 釋義提起漁網的總繩、毛衣的領口,就能把魚網的孔目、毛衣的毛理順。比喻抓住問題的要領並簡明扼要地提出來。綱,漁網的總繩,此喻事情的主要部分。挈,提。領,衣領,此喻事情的重要部分。 語源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若一一攝萬目而後得。」 古例宋史 職官志:「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 譯文提起網上的大繩,網上的孔眼便一個個張開;振動衣服的領子,衣上的長毛便都順從地向下伏貼。 近義綱舉目張 舉網提綱 反義鉅細靡遺 捨本逐末 不得要領 拖泥...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攻,凡五十日,復以敗歸,皆思政功也。其後欲以長社為行臺治所,致書於崔猷,猷曰:「襄城控帶京洛,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貪戀。《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事物的重要關鍵或指邊防要地。唐.李嶠〈攀龍臺碑〉:「若乃提六合之樞紐,扣二儀之鐍鑰。」《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傳》:「詔以臨淮為南北筦鑰,止勿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