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0246 ms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鸚鵡」條。
|
鸚鵡學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鸚鵡學人說話。《景德傳燈錄.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後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
李幼鸚鵡鵪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幼新(李幼鸚鵡鵪鶉) 知名影評人,生於台北縣板橋。大學時代曾經唸過中原大學物理系以及淡江大學法文系。然而李幼新卻志在電影藝術,在台灣文藝思潮鼎盛的七○年代,李幼新與其他影評人一同齊名奠定了他在影評界的地位。李幼新早期以筆名「荷&菊」、「青藍紫」或本名發表作品。曾長期擔任志文出版社電影書籍的助理顧問,早期作品散見在『聯合報』、『自立晚報』、『世界電影』以及香港的電影雜誌『電影雙週刊』。八○年代後作品大多在『民生報』、『Fa電影欣賞雜誌』、以及長達三年『時報週刊』的「錄影帶消息」專欄。他亦曾任金穗獎、金馬獎、國片輔導金...
|
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鸚鵡目。體長約三十公分,嘴大而短,上嘴鉤曲覆下嘴,舌肥厚,善學人語。羽毛有白、紅、黃、綠等色。棲於熱帶森林或巖洞樹穴中。也稱為「能言鳥」。
|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很難改變他原始的身分。《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
貓噬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貓是用來抓老鼠的,而它不去抓有害人類的老鼠,反而來咬與人友善的鸚鵡。典出宋.岳珂《桯史.卷八.鸚鵡諭》。後比喻排擠善類。
|
鸚鵡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軟體動物,有殼的頭足類。介殼為螺旋狀,螺層尖處屈曲如鸚鵡嘴,故名,殼乳白色,有青綠斑,內有光,澤如真珠,大者受二升,可製為酒器。
|
折衷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clectus roratus
體長38~45公分。雌雄外形不同,這在鸚鵡科鳥類中較為少見。雌雄鳥羽色皆很鮮豔,並帶有光澤。雄鳥全身綠色,脅部紅色,上喙黃色,下喙暗灰色;初級飛羽末端黑色,外緣藍色,尾羽末端黃色;腳灰色。雌鳥身體深紅色,腹部暗籃色;喙暗灰色,腳灰色。在綠葉叢中覓食的時候,雌鳥為比雄鳥來的明顯。
共9亞種,分布於小巽他群島、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新幾內亞及澳洲東北部,出現於低海拔至海拔1,000公尺。
棲息於雨林及疏林。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樹冠層上方尋找果實、堅果、花蜜和葉芽為食。黃昏時會聚集並作展示飛行,最多可成80隻的大群於夜間一起休息。叫聲響亮。巢築於樹木的大型樹洞內,並多在雨林靠近溪流的樹木。有合作生殖的現象,其他成鳥會幫助配對者育雛;每窩可產2個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血鸚鵡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ichlasoma citrinellum × C. synspilum
體卵圓型,側扁;口小端位;吻短;體色為鮮紅,金黃、白及雜色;體型小。
台灣。
這是國人於1986年應用生物科技和智慧將兩種慈鯛科魚類,由父系的紅魔鬼魚(C. citrinellum)和母系的紫紅火口魚(C. synspilum)雜交所產生的雜交魚種叫血鸚鵡魚,牠的體型比親魚小幾倍,生性也變成溫馴可愛而沒有親魚的兇暴,飼養容易,體色鮮紅討喜,動作優雅,很快地成為水族業的搶手貨,替國家賺取幾百億元外匯。
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慈鯛科或南魚科(Family Cichlidae)
|
棕樹鳳頭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obosciger aterrimus
體長50~63公分,是所有鳳頭鸚鵡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澳洲鸚鵡裡最大的一種。雄鳥體型略大於雌鳥。頭部具有頭冠,喙和腳皆為灰色,上喙基部的蠟膜黑色,眼睛下方具紅色斑紋;身體其他部分為灰黑色。
共3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和其附近的小島嶼及澳洲東北部。
棲息於熱帶雨林和疏林的交界,海拔750公尺以下的低地。非繁殖期時會成小群一起覓食。繁殖期開始前,會先行配對並建立繁殖領域,雄鳥求偶時會用腳抓一根木棍,連續敲打樹幹製造響亮的鼓聲。繁殖期8月至次年2月。巢築於樹洞裡,多在雨林邊緣的開闊地,尤其是長在陡坡上的樹木。每窩僅產1個卵,雌鳥單獨孵卵。配對成鳥會連續利用同一個巢好幾年。棕樹鳳頭鸚鵡的族群因為人為的獵捕(作為籠中鳥用)和棲地遭受破壞的影響受到很大的威脅。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鳳頭鸚鵡科 (Family Cacatu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