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80.6441 ms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啄羊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stor notabilis
體長46公分。喙長而向下彎曲;全身褐色,並有暗褐色斑紋,翅膀內側羽毛橙色。
僅分布於澳洲東部的紐西蘭南島。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雪線以上的山脊,冬季則會移至海岸附近的森林。數量稀少不常見。會利¨比下喙長的上喙撕扯腐肉、果實、樹葉和昆蟲為食。叫聲特別而難忘,此也是其命名的由來。屬於一夫多妻制,雄鳥會同時和多隻雌鳥繁殖;巢築於地面上的岩石突出處或中空的倒木裡。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鸚鵡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鸚鵡熱披衣菌引起,人類主要透過鳥類或家禽感染。症狀是突然寒戰、發熱、頭痛、紅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
紅色吸蜜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吸蜜鸚鵡-簡介 分布於新幾內亞附近島嶼。共有2個亞種
|
眼鏡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orpus conspicillatus
體長12公分。喙灰白色,腳褐色,尾短。雄鳥羽色較雌鳥鮮豔,雄鳥身體大部分為綠色,但翅膀、尾羽、下背部和眼睛後方藍色。雌鳥全身為綠色。亞成鳥和雌鳥相似。
共3亞種,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巴拿馬東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西部。
棲息於開闊的林地、森林邊緣、森林中的空地及熱帶的稀樹大草原。大部分的南美洲鸚鵡因森林砍伐而族群減少,然而眼鏡鸚鵡卻因偏好開闊環境而族群增加。常成小群活動,以灌叢和森林底層的葉芽、果實、漿果和草生植物種子為食。覓食時會不斷的發出類似雀科鳴鳥的低音鳴聲。飛行快速但不規律。巢築於樹洞內或白蟻窩內,每窩可產4個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棕臉侏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icropsitta psuio
體長8公分。尾羽短而硬,似啄木鳥。雄鳥喙和腳灰色,臉部黃色;頭頂、頸背、背部、喉部、胸部、腹部和翅膀皆為綠色,其中頭頂、背部帶有暗褐色斑紋,翅膀末端暗褐色;尾羽黑色。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北部和東部的低地和其近岸的島嶼及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次生林。自樹幹和樹枝的樹皮間撿拾食物,主食地衣、菌類植物,也吃果實、種子和昆蟲。在樹幹上覓食時,尾羽可以幫助其支撐本身的重量。成群移動,也會一起在白蟻巢裡休息。巢築於樹洞中。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鸚鵡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鸚鵡熱披衣菌引起,人類主要透過鳥類或家禽感染。症狀是突然寒戰、發熱、頭痛、紅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
葵花鳳頭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catua galerita
體長38~50公分。雄鳥全身白色,僅頭冠和眼睛下方黃色,喙黑色。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部分大洋洲島嶼及澳洲北部和東部。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熱帶的稀樹大草原和部分上至海拔1,500公尺的開墾地,有時會出現在都市地區。非繁殖期時常成大群覓食,在草地、灌叢和樹上吃種子、果實、棕櫚心和昆蟲,有時會被視為穀物害鳥而被人類射殺;黃昏時會成群飛回夜棲地休息。成群於地面覓食時,少數個體會擔任警戒,一旦遇到危險時會發出沙啞而吵雜的警告叫聲。繁殖期時會分散並配對進行繁殖;巢築於尤加利樹的樹洞內,大多靠近水源,每窩可產2~3個卵,雌雄鳥共同孵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鳳頭鸚鵡科 (Family Cacatuidae)
|
澳洲王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isterus scapularis
體長43公分。羽色較其他鸚鵡科鳥類不鮮豔,且雌雄鳥外形不同。雄鳥上喙紅色,下喙灰色,腳灰色;自頭、頸、胸至腹部皆為深紅色,背部至尾羽綠色,尾上覆羽藍色。雌鳥喙和腳灰色;胸部、腹部至尾下覆羽深紅色,頭、頸、背部至尾羽綠色。
共2亞種,分布於澳洲東部及北部。
棲息於濃密森林,非繁殖期時會出現於開闊的林地和公園。在樹冠層上方覓食,覓食時相當安靜;以種子為主要的食物,也吃果實、堅果和花蜜。繁殖期過後,原本的家庭小群會解散,亞成鳥常會聚集成大群。巢築在相當深的樹泂內,洞口可高達地面10公尺,但洞穴底部郤非常接近地面。每窩可產3~6個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鷲形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onopsitta vulturina
體長23公分。全身羽色鮮豔,頭部皮膚裸露,呈黑色,具黃色頸圈;上胸部淡黃色,下胸部、腹部和尾下覆羽綠色。背部、翅膀綠色,但翅膀內側前緣紅色,後緣黑色;尾羽綠色,但尾羽內側基部黃色。
分布於南美洲之巴西東北部。
棲息於乾燥但有週期性洪水的森林內。前額皮膚裸露似兀鷹,但不是為了避免覓食時羽毛沾到食物。平時多在森林樹冠層覓食,覓食畤相當安靜,以果實、種子和漿果為食。詳細的生態習性和築巢習慣目前仍然未知。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雙眼無花果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lycopsitta diophthalma
體長15公分。全身大致為綠色,喙和腳灰色。脅部黃色,初級飛羽末端黑色,外緣淡藍色,三級飛羽紅色。頭部的羽色因不同亞種而有所不同:以O.d. coxeni亞種為例,雄鳥自喙基部、眼睛下方至頰為紅、黃色,額和前頸具藍色橫帶;雌鳥頰部的紅色斑紋較不明顯,額和前頸具藍色橫帶。而O.d. marshalli亞種,雄鳥自額、喙基部、眼睛下方至頸側皆為紅色;雌鳥額至眼睛後方藍色,頰至頸側淡褐色,外圍深綠色。
共8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巴不亞島西部(Papuan Island)和澳洲東北部,出現於海拔1,600公尺。
棲息於的亞熱帶及熱帶雨林。以無花果樹的種子為主要食物,但也吃花蜜和昆蟲。覓食時很安靜,只有在樹間成群移動時或夜間回到休息處時才會發出叫聲。雌、雄鳥共同築巢,巢是挖掘軟木而成的短洞穴,多接近雨林的邊緣;每窩可產2個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