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引經據義注音︰|ㄣˇ ㄐ|ㄥ ㄐㄩˋ |ˋ漢語拼音︰yǐn jīng jù yì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北堂書鈔.卷五八.設官部十.侍中》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天子所問,引經據義,靡事不對。」 參考詞語︰引經據古注音︰|ㄣˇ ㄐ|ㄥ ㄐㄩˋ ㄍㄨˇ漢語拼音︰yǐn jīng jù gǔ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三六.將作少監黃艾右正言》:「爾其振厲風采,別白是非,引經據古,以佐朕之不逮。」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序》:「緬昔作者,如王仲任、應仲遠,引經據古,博辨宏通。」 參考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苟且」:《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嘉為人剛直嚴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變動,嘉上疏曰:「臣聞聖王之功在於得人。孔子曰:『材難,不其然與!』『故繼世立諸侯,象賢也。』雖不能盡賢,天子為擇臣,立命卿以輔之。……孝文時,吏居官者或長子孫,以官為氏,倉氏、庫氏則倉庫吏之後也。其二千石1>長吏亦安官樂職,然後上下相望,莫有苟且2>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注解〕 (1)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兵器。《禮記.月令》:「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漢.鄭玄.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
相見恨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憾認識得太晚。語本《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形容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宋.方千里〈六么令.照人明豔〉詞:「當時相見恨晚,彼此縈心目。」也作「相逢恨晚」。
自顧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趙固郭默攻其河東,至於絳邑,右司隸部人盜牧馬負妻子奔之者三萬餘騎。騎兵將軍劉勳追討之,殺萬餘人,固、默引歸。劉頡遮邀擊之,為固所敗。使粲及劉雅等伐趙固,次于小平津,固揚言曰:「要當生縛劉粲以贖天子。」聰聞而惡之。李矩使郭默、郭誦救趙固,屯于洛汭,遣耿稚、張皮潛濟,襲粲。貝丘王翼光自厘城覘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趙固望聲逃竄,彼方憂自固,何暇來邪!且聞上身在此,自當不敢北視,況敢濟1>乎!不須驚動將士也。」是夜,稚等襲敗粲軍,粲奔據陽鄉,稚館穀粲壘。雅聞而馳還,柵于壘外,與稚相持。聰聞粲敗,使太尉范隆率騎赴之,稚等懼,率眾五千,突圍趨北山而南。劉勳追之,戰于河...
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生卒年不詳。周公長子。周公分封於魯。因公務留佐成王,由長子伯禽就封。 (3) 魯:魯國,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割雞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焉用牛刀注音︰|ㄢ ㄩㄥˋ ㄋ|ㄡˊ ㄉㄠ漢語拼音︰yān yòng niú dāo釋義︰即「割雞焉用牛刀」之省略。見「割雞焉用牛刀」條。 01.唐.楊炯〈常州刺史伯父東平楊公墓志銘〉:「是時也,天子仄席求賢,勵精為化。以公屈臨小縣,焉用牛刀?處治中別駕之任,方展其驥足耳。擢拜潁州、幽州二司馬。」 參考詞語︰割雞焉用注音︰ㄍㄜ ㄐ| |ㄢ ㄩㄥˋ漢語拼音︰gē jī yān yòng釋義︰即「割雞焉用牛刀」之省略。見「割雞焉用牛刀」條。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論說策議.器勝策》:「至夫幺髍草竊,潰垣驅掠,風集雨散,則割雞焉用哉!」 參考詞語︰殺雞焉用牛刀注音︰ㄕㄚ 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天子祭祀時所穿的禮服。《說文解字.衣部》:「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於下常,幅一龍蟠阿上鄉。」
3.借指天子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鍾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風而(脩)〔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篤厚忠信者退;法嚴政峻,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心軼。……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皆非公侯之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