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6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衣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衣,平民的服飾,借指平民。「布衣之怒」指百姓為天下正義公理而發怒。《戰國策.魏策四》:「唐且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6) 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人的遺範。躅,音ㄓ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
素餐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ㄙㄜˋ,收割。 (7) 胡:為何。 (8) 三百廛:指三百家所種田中的收穫。廛,音ㄔㄢˊ,古時平民一家所居住的房地。 (9) 瞻:望見。 (10) 縣貆:懸掛著貆的毛皮。縣,同「懸」,懸掛。貆,音ㄏㄨㄢˊ,一種貉類動物,擅長攀爬。 (11) 素:空,平白。
張膽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很大,希望立他為楚王。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他們回答說:「秦朝暴虐無道,奴役百姓,搜括錢財,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無法成就帝業。」但是陳涉聽不進去,仍自立為楚王。這裡的原文「瞋目張膽」本來是「張大眼,壯著膽」的意思,後來演變出「明目張膽」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有膽識,無所畏懼。現在語義則轉化為貶義,用來比喻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
深計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韋布匹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粗陋衣服的平民、老百姓。泛指普通百姓。明.陸采《懷香記》第九齣:「小姐是金屋阿嬌,瑤喜仙子。小生乃草萊下士,韋布匹夫。比而論之,真個天淵殊判。」
設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置高壇,以向鬼神祈禱。《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操召群臣入曰:『孤在戎馬之中,三十餘年,未嘗信怪異之事,今日為何如此?』群臣奏曰:『大王當命道士設醮修禳。』」《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嘉靖爺正當設醮祝釐,見說殺害平民,大傷和氣,龍顏大怒。」
韋編屢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
深圖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劉宗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78~1645)字起東,號念臺,明山陰(今江蘇省紹興縣)人。明末以進士出身,累官至左都御史,因言語激直忤旨,被罷黜為平民。其學以誠意為主,慎獨為功,嘗講學蕺山。清兵南下,杭州失守,劉絕食而死,清廷追諡忠介。著《周易古文鈔》、《陽明傳信錄》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