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02.4186 ms
共 3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波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
|
利鎖名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
不定時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定時距目錄1 前言2 舉例3 與比例的比較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不定時距時制係指有時可以得到增強,有時不能得到增強。 舉例既然學生無法預測老師何時會走過來檢查,那麼學生就必須隨時把作業做好,運用學生無法預測的心理,讓他感覺老師隨時會出現。又如,人們可能基於尊重法律或為了盡公民責任而遵守交通規則,但是警察臨檢也有助於人民遵守交通規則。這些警察會躲在天橋上或小山丘等後面,以便能夠隨機抽查駕駛員的行為。如果警察總是站在明處,也就是駕駛員容易看見的位置,那就等於告訴駕駛員說你該小心了,如此一來,駕駛員就知道,在其他地方就...
|
五十笑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得怎麼樣呢?」梁惠王說:「這是不對的,只不過沒跑一百步罷了,但逃了五十步也是逃跑啊!」孟子說:「您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奢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彼此都不管人民的死活,如何能期望更多的人民來歸附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五十步笑百步」,用來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
|
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指言語。[例]既然他已決定,你就不必再多費脣舌了!
|
異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本鄉的居民,或指居住於他鄉的遊子。如:「這些異鄉人既然有心安居下來,咱們就應盡力幫助他們。」
|
尊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他人囑託的敬稱。《水滸傳》第四二回:「既然如此,專聽尊命。」《三國演義》第四回:「群臣震恐,皆云:『一聽尊命。』」
|
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此、這樣。《水滸傳》第一回:「既然恁地,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便直恁地財爻動?這先生也是混帳。」也作「恁的」。
|
旦旦信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髮夫妻,新婚之時,談笑何等歡樂,而廝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誠懇,如今丈夫居然不念舊情,狠心將自己拋棄。既然丈夫完全不念舊情,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後來「信誓旦旦」被用來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
|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迷糊糊,只有我一個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這裡。」漁夫勸他說:「真正的聖人應該是可以順應大環境的,既然世間混濁,眾人皆醉,你不如就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為什麼要『深思高舉』,而讓自己流放到此地?」意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必想得太深遠,也不必堅持高尚的行為,以免徒增自己的痛苦。「熟慮」之「熟」為仔細、精詳的意思,此一詞語見於《史記.卷七二.穰侯列傳》。穰侯為戰國秦昭襄王的舅舅,昭襄王在位時以他為相。當時穰侯為擴張秦國領土而欲攻魏,於是派兵包圍魏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為使其退兵,前往求見,分析秦、楚、趙、魏等各國間的依存與利益關係,然後說明秦之攻魏絕對是弊多於利,要穰侯「熟慮之而無行危」,也就是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