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戮力齊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伐楚,濟汝,踰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
大坌坑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坌坑文化遺址位置: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代表遺址: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註五)大坌坑文化為台灣目前發現最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出現時間雖然和長文化有一段重疊的時間,但並非繼承長文化發展而來,而是一種由外地移進台灣的文化,尤其和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廣東的干繩紋陶文化非常相似,因此堆測與其可能有密切的關係,可能是由此渡海來台。根據研究結果,大坌坑文化也被推測為南島系民族的祖先,台灣原住民是南島系民族...
堤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以防止水患的擋水建築。[例]堤岸外的河公園是民眾平常休閒的好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謹慎、小心。《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而鄒魯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此可知他於大歷二年暮春遷至瀼西。《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九於大瀼水引《輿地紀勝》說:「公孫述於東瀼水,墾稻田東宅。東宅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許頃。前帶清溪,後枕崇岡,樹林蔥蒨,氣象深秀,去白帝城五里,而多稻米,為蜀第一。」又引《夔門志》說:「東屯諸處,宜瓜疇芋區。瀼西亦然。」又引《入署志》說:「山間之流通江者,土人皆謂之瀼。」可知瀼西、瀼東因瀼水而分。東屯在瀼東。杜甫之所以搬往瀼西,為的是耕種方便,因而他又在東屯租了幾間草屋,也就在東屯與瀼西之間來回居住。〈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說:「東屯復瀼西,一種住清溪。來往...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閹雞〉、〈地方生活〉于《台灣文學》;散文〈無救的人們〉、〈地相學〉于《民俗台灣》。十月與西川滿、島隼雄、龍瑛宗赴東京參加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1943年以小說〈夜猿〉與西川滿同獲頒皇民奉公會第一回台灣文學賞,並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呂泉生、楊三郎等百餘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其中原作〈閹雞〉由林博秋改編為舞臺劇公演,佳評如潮,在當時造成相當大的迴響。日據末期以作家職被徵召擔任皇民奉公會參議等職。十一月,《台灣文學》奉命廢刊。  1944年出任台中州大里莊長,熱心...
水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泛濫成災。《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今兗豫之人,多被水患。」《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海寧東南皆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
電掣風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
鐵馬金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金戈鐵馬」。見「金戈鐵馬」條。01.宋.李綱〈以舊賜戰袍等贈韓少帥〉詩二首之二:「鐵馬金戈睢水上,碧油紅旌海山。」02.清.魏源〈秦淮燈船引〉詩:「生長承平聽畫箏,幾聞鐵馬金戈聲。」 
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適宜打仗的地方。《晉書.卷一一六.姚襄載記》:「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三國演義》第一○○回:「更兼前臨渭,後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