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98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蛇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含鎂矽酸鹽礦物的群組總稱,主要有葉蛇紋石、纖蛇紋石與蜥蛇紋石。常呈塊狀、片狀或纖維狀,色黃綠,有赤黑斑紋如蛇皮,質地細密;是構成蛇紋岩的主要礦物。塊狀蛇紋岩可供建築材料、工藝雕刻。纖維狀蛇紋石可做絕緣、絕熱的材料,是冶金和化工業的重要原料。
江加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1~1954)福建省泉州市北郊花園頭村人。為大陸民間木偶頭像雕藝大師。依照人面部的骨架肌理,充分掌握住臉部的神情和性格特徵,作品栩栩如生。一生創作豐富,雕刻或粉彩的戲偶頭像約萬餘件,馳名中外,譽稱為「加走頭」、「花園頭」,或「木偶之父」。
犀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犀鳥科。體長約一公尺半,喙長,上有隆起物,可雕刻成飾品。羽毛黑色或棕色,間雜黃、白斑點,眼睫毛硬而黑,腳短有力。夜晚常群集於高樹上,發出嘈雜的聲音。生活於熱帶森林中,以果實和昆蟲為生。
靜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止狀態的美。相對於動美而言。如自然方面的山石草木,藝術方面的詩畫、雕刻等皆是。
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篆刻或雕刻時運刀的方法。
夾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始於秦、漢之際,唐代以後非常普遍。用兩塊木板雕刻同樣圖案的花紋,再將絹布對折夾入二板中,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的染色花紋。後發展為用鏤花油紙版塗刷印。所染成的織物也稱為「夾纈」。
皮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革工藝。在處理好的皮革上,先行描圖打稿,再以雕刻刀、木槌等工具鑿打、刻鏤出層次深淺不同的花紋,最後上色渲染,完成作品。如:「利用皮革的可塑性,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視覺美感及創意巧思。」
刻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品。利用色絲經緯交織而成。質地堅韌,色澤鮮豔,其花紋圖案有如雕刻而成,故稱為「刻絲」。多用於織摹花鳥、山水、人物、歷史故事等。《儒林外史》第一○回:「到第三日,婁府辦齊金銀珠翠首飾,裝蟒刻絲細緞綾羅衣服,羊酒、果品,共是幾十抬,行過禮去。」《紅樓夢》第五一回:「一面只見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與了襲人。」也作「克絲」、「緙絲」。
朽棘不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腐朽的木頭已不能雕刻。比喻局勢或人敗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魏書.卷九三.恩倖傳.趙脩傳》:「小人難育,朽棘不彫,長惡不悛,豈容撫養。」也作「木朽不雕」、「朽木不雕」。
齊白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3~1957)名璜,字蘋生,號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初習木工雕刻,從胡沁園、陳少蕃、王湘綺學詩畫,苦讀古文詩詞,臨摹名家字畫,其藝大進。曾任北平藝術專院教席,詩、書、畫、篆刻,彪炳藝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