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度黃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黃檀屬,大喬木。樹皮灰黃色,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三至五枚,倒卵形或菱狀圓形,先端短突尖。聚繖狀圓錐花序,三、四月開黃白色花,花冠蝶形。莢果薄舌形,不開裂,內藏種子一至三粒。材質堅硬緻密,枕木、雕刻、家具等優良用材,亦可供作藥用。
現代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世紀的藝術對於舊有形式之反思,勇於嘗試創新,使藝術的內在表現趨於深刻繁複,整體特色為抽象、幻想、表現。如繪畫、雕刻界線漸趨消失,藝術家使用多種素材表現,不再侷限於單一形式。
原始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前時代的社會或未受文明洗禮地區的藝術創作。包括雕刻、繪畫、音樂、舞蹈等,這些藝術創作形式和宗教儀式、信仰關係密切。其特色為色彩強烈,線條表現較抽象,大多分布於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澳洲等地區。
龍門石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河南省洛陽城南伊水入口處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鑿,延至唐代,歷時四百多年。雕刻刀法圓熟細膩,佛像表情自然生動。也稱為「伊闕石窟」。
凹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或圖文部分凹入版面的印刷版。傳統上以腐蝕或鐫刻的方式製作,常用於印製郵票、鈔票等。
羅塞達石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埃及石碑。西元一七九九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在尼羅河口羅塞達發現,故稱為「羅塞達石碑」。為一外形不規則的黑色玄武岩石碑,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銘文撰於托勒密五世(西元前205~前180)即位第九年,誌其踐位慶典。碑文以埃及和希臘兩種語言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草寫體)和希臘文雕刻而成,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釋讀主要由英國物理學家T.楊和法國J.F.尚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完成,解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石碑現藏於不列顛博物館。
著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自己的思想、意見和技能所創作的成品。包括文學、圖畫、雕刻、照片、模型、音樂、電影等。
邱良功母節孝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閩地區一級古蹟。位於金門後埔街上。創建於清嘉慶年間。為表揚振威將軍邱志仁妻許氏含辛茹苦撫養子嗣,潔身守寡二十多年的貞德而建。由許氏的兒子,當時官拜浙江提督的邱良功上奏朝廷,請准旌表建坊,因而此坊上端正中鑲有石雕聖旨匾。此坊高約十一公尺,石材極佳,造形、雕刻精巧卓越。
雕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文字或圖案先雕刻在木板上再行印刷,為我國印刷術的最早形式。唐代已有雕板印刷的佛經、曆書、詩文集等,至宋代日益興盛,雕印、刻工的技術十分精緻。
印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雕刻印章的石材。[例]這塊印石材質堅硬,不易運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