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米羅的維納斯雕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希臘時代的一尊半裸女神雕像,西元一八一四年在地中海的米羅島發現,因作者不詳,故冠以地名,以別於其他的維納斯像。是古代雕刻的一大傑作。現藏於巴黎羅浮美術館。
挑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物體某一部分挖空。通常用於陶藝、雕刻等藝術創作方面。如:「將這個花瓶的某些圖案挑空,整整花了他一星期的時間。」
治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印章、篆刻。
石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石頭雕刻成的人像或獸像。《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阮孝緒傳》:「末年蔬食斷酒,其恆供養石像先有損壞,心欲補之,罄心敬禮,經一夜忽然完復。」唐.黃滔〈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詩:「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也作「石象」。
拉枯折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冰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冰雕刻成的作品。如:「哈爾濱每年都有冰雕作品展及冰雕燈節。」
銅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製的印刷版。今有照相、雕刻及電鍍三種製作法。主要用於印刷照相、圖片及精緻的印刷物。
剔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漆雕的製法。首先用不同顏色的漆,以分層設色的方法塗在製好的胎骨上,然後在漆層上剔刻出圖案。雕刻時刀鋒斜下,使不同顏色的漆層能夠顯現,狀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色為主,且因以花紋形態來區別,故多限於雲紋、回形紋幾種。《金瓶梅》第五五回:「不一時,只見剔犀官桌上列著幾十樣大菜,幾十樣小菜,都是珍羞美味。」
蜜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將蜂巢熬化製成的蠟。蜂巢熬化後,上產生一層浮油,凝固則成淡黃色半透明的黃蠟,供工業用;精製成白蠟則可作軟膏的原料或製成蠟燭。
2.琥珀的一種,為樹木樹脂的化石,不透明或半透明狀。
雕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如:「這棟建築物的天花板雕鐫著精美的圖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