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7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刻版印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文字、圖案雕刻在木板或金屬板上,刷塗墨汁後,排印在紙上,製訂成書籍。如:「刻版印書在中國有很久的歷史。」
空間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藝術運動之一。為義大利畫家皇他那(Fontana)所創,強調精神重於形態,否定繪畫與雕刻在造形上的固定形式,且在作品中融入了空間概念。
竹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竹製品上雕刻字、畫的藝術。唐宋時即流行於中國南方各地,以上海嘉定最為著名,朱松鄰為代表,稱為「嘉定派」。另有皖派、金陵派。至清道光年間,湯碩年、吳玉田合此三派為一家。
洞窟美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洞窟壁上作畫或雕刻的美術形式,通常指狹義的原始美術,其作品以狩獵為主題,利用單純的黃、黑、褐等色彩,藉由線描或平塗方式來繪製。今以分布在法國西南部與西班牙北部交界處的堪塔布利亞地區最為著名。
朴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實而無文。唐.李綽《尚書故實》:「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繪雕刻,自戴顒始也。」
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象牙、海象牙、河馬牙、野豬牙或鯨魚骨頭、犀鳥嘴喙等材料所雕成形的雕刻,總稱為「牙雕」。
漆器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漆器雕刻。盛於宋代。以精木作胎,以瓷、銅、錫等器作內胎,外塗朱漆或其他色漆,層層重疊,乾後再於漆層上雕刻,花紋是浮雕的型態。依顏色、花紋不同,又有剔紅、剔黃、剔彩、剔黑、剔犀等各種不同的名稱。也稱為「雕漆」。
畫像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行於漢代的畫像雕刻藝術品。在砌築祠堂、墓室的石塊上繪畫摹刻,作為裝飾。內容包含歷史人物、神仙故事、生活實況。結構有力,造型質樸,以山東肥城孝堂山祠最為著名。
刻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所用的刀具。
空間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於空間而成為空間感覺對象之美。如繪畫、雕刻、建築等所表現的美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