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元文化社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教學經驗的運用、師生互動關係的建立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通常被界定為「學生只要能力許可的話,任何人受教育的機會都應該均等」,此種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通常無法遍及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和家庭。例如,很多學齡兒童因為各種家庭因素與潛在因素無法與一般學生擁有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機會,部分學生因為身體的各種殘疾,無法克服生理方面的問題而進入學校接受教育者等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口號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在台灣,有不少學生因為居家因素、地理因素、父母因素等,無法與一般學生進入學校接受教育者不在少數。在美國,以1970年為...
|
問花訪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花問柳」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據《全唐詩.卷二二七.杜甫》引)元戎1>小隊出郊坰2>,問柳尋花到野亭3>。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寂寞江天雲霧裡,何人道有少微星。 〔注解〕
(1) 元戎:兵車。
(2) 郊坰:野外。坰,音ㄐㄩㄥ 。
(3) 野亭:野外的涼亭。
|
何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地方。《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是何方妖怪?甚處精靈?」《紅樓夢》第六六回:「連我也不知道此係何方,我係何人,不過暫來歇足而已。」
|
爾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桓既素有雄情爽氣,加爾日音調英發,敘古今成敗由人,存亡繫才。」《南齊書.卷五○.明七王傳.鄱陽王寶夤傳》:「爾日不知何人逼使上車,仍將去,制不自由。」
|
赤口毒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惡毒或說惹是非、不吉利的話。唐.盧仝〈月蝕〉詩:「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也作「紅口白舌」、「赤口白舌」。
|
咿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輪軸滾動的聲音。宋.陸游〈東窗小酌〉詩:「何人畫得農家樂,咿軋繅車隔短牆。」(2)形容搖櫓聲。《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說言未了,見大江中畫船一隻,櫓聲咿軋,自上流而下。」
|
聲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
阿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人。《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向者之論,阿誰為失?」
|
一字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可說是位高權重,沒人願意得罪他,所以始終沒有任何人出面批評。這次懸賞的舉動,使呂不韋及《呂氏春秋》名揚天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字千金」,用來比喻文辭精當,結構嚴謹。或用來形容價值極高的作品。「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來指書法寫得極佳,一字價值千金。
|
一字一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辭或文字淒楚感人。如:「說到傷心處,他一字一淚,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明.王世貞〈王胤昌〉:「至於流悼亡弟,載讀些言,使人一字一淚也,腸寸寸折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