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心合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心志,團結力量。《清史稿.卷二一五.諸王傳.顯祖諸子傳》:「王、貝子皆懿親,受命討賊,師克在和,宜同心合力,以奏膚功。」《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從此你我三個人,須要唱隨和睦,同心合力侍奉雙親。」也作「同心協力」。
不咎既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參見「既往不咎」條。《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列傳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爾等遵旨服罪,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徒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舍人蕭嵩。上即以頲姓名授嵩,令草制書。既成,其詞曰「國之瓌寶」。上尋讀三四,謂嵩曰:「頲,瓌之子,不欲斥其父名,卿為刊削之。」上仍命撤帳中屏風與嵩,嵩慚懼流汗,筆不能下者久之。上1>以嵩2>抒思移時3>,必當精密,不覺前4>席以觀,唯改曰「國之珍寶。」他無更易。嵩既退,上擲其草5>於地曰:「虛有其表耳。」 〔注解〕 (1) 上:李隆基(西元685∼762),唐代的中興君主。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為「開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貴妃,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導致安祿山之亂,避難奔蜀,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死後廟號玄宗。 (2) 嵩:蕭嵩(?∼西元749),唐朝人。長大多...
菲食薄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活儉樸。《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請自孤始。」《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菲食薄衣,以弘風教,追念生民之費,尚想力役之勞。」也作「菲衣惡食」。
屏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退,叫人避開。《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聖人造樂,導迎和氣,惡情屏退,善心興起。」《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乃屏退左右,泣諭詡曰:『卿能憐漢朝,救命乎?』」
尊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貴賤。指位次的高低。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三國演義》第二○回:「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苦口婆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苦口」:#《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1>昨者興師選將,止令曹彬、米信等頓於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俟一兩月間山後平定,潘美、田重進等會兵以進,直抵幽州,然後控扼險固,恢復舊疆,此之志也。奈何將帥等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遠鬥,速取其郡縣,更還師以援輜重,往復勞弊,為遼人所襲,此責在主將也。況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蓋念彼民陷於邊患,將救焚而拯溺,匪黷武以佳兵,卿當悉之也。疆埸之事,已為之備,卿2>勿為憂。卿社稷3>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石門文字禪.卷一七.雲庵生辰詩一一首之一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親耕的田地。《說文解字.耒部》:「耤,帝耤千畝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藉。」《漢書.卷四.文帝紀》「其開藉田,親率耕」句下清.王先謙.補注:「韋本作藉,正當作耤。」
同生共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誼深厚,一起出生入死。如:「軍中弟兄同生共死,情逾手足。」《隋書.卷三八.列傳.鄭譯》:「上顧謂侍臣曰:『鄭譯與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
巧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聽而不實在的話。《莊子.人間世》:「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三國演義》第八二回:「汝東吳害了弟,今日敢以巧言來說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