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罟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夫。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詩:「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
迎刃而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迎刃而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占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
傳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自己所確信的事告訴他人。《穀梁傳.桓公五年》:「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唐.元稹〈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江東道觀察等史贈左散騎常侍河東薛公神道碑文銘〉:「公歿矣!非我傳信,孰當傳焉?」
楊行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52~905)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廬州合肥人。少為群盜,占據廬州,唐昭宗拜為淮南節度使,封吳王,悉有淮南江東地,在位十五年。後其子溥稱帝,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武昌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湖北省省會,舊名江夏縣,位於長江東岸,與漢口、漢陽成鼎足之勢,是辛亥革命的發祥地。有粵漢鐵路經過,蛇山峙立市區,上有黃鶴樓古蹟。
蒲鞭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官者的仁政和寬厚。參見「蒲鞭示辱」條。宋.陸游〈江東韓漕晞道寄楊庭秀所贈詩來求同賦作此寄之〉詩:「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錢流倉粟紅。」
開門納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開門納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婁東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山水畫流派之一。山水畫家王原祁,繼其祖父王時敏家學,效法黃公望,名重於康熙間,一時師承者甚多。王為江蘇太倉人,婁江東流經過太倉,故稱為「婁東派」。此派畫風崇古保守,對清代山水畫有很大的影響。也稱為「太倉派」。
刮眼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