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透。唐.杜甫〈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詩:「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金史.卷一三一.方伎傳.張元素傳》:「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於其中,自是洞徹其術。」也作「洞」。
悔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悔前非,覺悟改過。[例]經過這次教訓後,他已底悔悟,痛改前非。
涇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和渭水。涇水發源於六盤山,流經黃土區,挾帶大量泥砂;渭水發源於秦嶺,所經為崖壁陡峻的山谷,河水清。後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下不同。《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傳》:「涇渭同波,薰猶共器。」
身敗名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業、地位喪失,名譽毀壞。比喻人底的失敗。《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否則浪得虛名,畢竟才無足取,甚而至於弄得身敗名隳的都有。」也作「身敗名裂」、「身廢名裂」。
痛快淋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痛快、透。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八.批評.批古文奇賞四九條之二一》:「此表只說得一止足保身,未免闊狹懸絕耳。然戚畹秉鈞之弊,亦極說得痛快淋漓。」02.《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趁著一時高興,要作一個痛快淋漓,要出出我自己心中那個不平之氣。」 
接應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軼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潭湖清,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指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明、提出。如:「在數學老師指出這道題目的關鍵處後,學生才底明白。」
隔靴抓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師請示問題,在問答終了時,大師便問僧人都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並未洞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要使題旨明晰,不可漫無主題,抓不著重點,意思也是比喻不切實際。
令出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令一經頒布,不得更改,必須底執行。參見「令出惟行」條。《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果然現任縣太爺,一呼百諾,令出如山。」
眼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南侵。「目光如炬 」這句成語即出於此,原是形容人怒視時的眼光;後來也用來形容目光有神,或比喻見事透,識見遠大。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