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個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個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了,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依順、依從。如:「遷就」、「半推半就」。《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肐𦞂地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違背、違拗。《水滸傳》第二回:「倘或留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可。通「叵」。《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過去百千諸佛,皆曾止其中,說法度人,量塵沙而頗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擔、受得。如:「弱不禁風」、「禁不起風吹日晒」。《紅樓夢》第五一回:「小姑娘們冷風朔氣的,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就連寶兄弟也禁不!」
3.古時稱天子居的地方。如:「宮禁」、「紫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二世常居禁中,與高決諸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租借。如:「租賃」。唐.張籍〈贈令狐博士〉詩:「久為博士誰能識,自到長安賃舍居。」《文明小史》第七回:「自己只得一進廳房,其餘的賃與兩家親戚同。」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照亮。《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他又不通個名目,把小李村圍,烜天地燒著草垛。」清.王夫之〈九昭〉:「華鐙烜於永夜兮,羽蓋飄而陰晝。」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圖書的祕書郎一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1>,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注解〕 (1) 拂子:驅除蚊蠅的用具。禪家喜以拂子作為莊嚴具,持等手持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所以拂子即為說法的象徵。拂,音ㄈㄨ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