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12.5041 ms
共 2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枯折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
先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情發生前就預先料到的卓越見識。《晉書.卷六○.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其後,北戎講和,西戎納款,而封禪祠祀,蒐講墜典,靡有虛日,魏公始嘆文靖之先識過人遠矣。」
|
冠世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卓越出眾的才能。《薛仁貴征遼事略》:「我夫有冠世之才,今逢時當顯也。」
|
大民族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民族主義」即民族沙文主義,引申自列寧的「大俄羅斯主義」,原指強大的俄羅斯民族對國內弱小民族的壓迫。列寧認為,欲聯合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就必須反對民族沙文主義,實行民族自決。大民族主義亦被沿用於指稱前南斯拉夫的大塞爾維亞主義以及中國的大漢族主義等。
|
高才卓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卓越,見識深遠。《隋唐演義》第七六回:「果是高才卓識,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況臣等。」也作「高才遠識」。
|
運動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長於體育或在運動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
|
偉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異卓越的才器。《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融應聲曰:『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此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
|
光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揚別人的成就卓越或德性高超,無人可媲美。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五.藍田丞壁記》:「而韓文雄拔超峻,光前絕後,以柳視之,殆猶武夫之與美玉也。」也作「絕後光前」。
|
契文舉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末孫詒讓撰,二卷,為研究甲骨文字最早的書。分為月日、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國、典禮、文字、雜例十類。內容資料僅據鐵雲藏龜一書而來,故論斷不甚精確,然對於甲骨文的初步研究,具有卓越的貢獻。
|
保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