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罵人如奴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對待奴僕般的罵折辱他人。比喻應對不合禮法。《史記.卷九○.魏豹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
夜珠吠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婆羅門教的典籍。四吠陀之一,記載雅利安族的宗教生活情形,內含祭祀、禮儀、祈禱、文等。
鈞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語、語。《西遊記》第一一回:「我領了十五萬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賭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誓。《紅樓夢》第六二回:「彩雲見如此,急的發身賭誓至於哭了,百般解說。」也作「賭」。
耳熱眼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潮熱,眼皮跳動。民間的說法為背後有人罵或不吉之兆。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不知今夜怎生這等耳熱眼跳也,敢是母親行有些嗔責。」《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兩個正飲間,秉中自覺耳熱眼跳,心驚肉戰。」也作「眼跳耳熱」。
贏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勝。《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三回:「你也須立個甚麼法場,書個甚麼符驗,唸個甚麼語,遮攔著他的天神不降壇場,卻纔有個贏手。」
禳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祈神等方式治病。唐.陳鴻《東城老父傳》:「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匹,持重價不克致,竟以幞頭羅代之。」
迎紫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習俗。紫姑,原為侍妾,因大婦悍妒而於元宵節自殺。後人便在元宵節前夕或元宵夜,用衣衫披在掃帚上當作紫姑,在廁所或豬欄邊持以迎紫姑降臨。此時可以問些能用數目字回答的問題。多為村婦的遊戲。
手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唸經時,手中所持用的小磬。《儒林外史》第二○回:「老和尚還走到自己房裡,被了袈裟,拿了手擊子,到他柩前來念『往生』。」也稱為「手磬子」。
血瀝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狠戾可怕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只是望著晁大舍眼瞪瞪的嚷,血瀝瀝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