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真誠相待,竭盡忠誠。如:「披肝瀝膽」。唐.李商隱〈安平公〉詩:「瀝膽願天有眼,君子之澤方滂沱。」
大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置淨水,由長期持唸大悲的修行人,以誦念的方式加持。此水稱為「大悲水」。漢地的佛教徒相信,飲用大悲水,會有種種的功德利益,故在民間頗為流行。
狐死兔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兔死狐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悲」。敦煌變文中有篇〈鷰子賦〉,說了一個故事:鷰子因為剛築好的巢被黃雀霸占,又被黃雀一家人打傷,心有不甘,一狀告到法官鳳凰面前。經過審理,黃雀被判杖責下獄,鷰子感到很欣慰,直罵黃雀是惡有惡報。一旁的鵙(ㄐㄩㄝˊ)鴿和黃雀是兄弟,看不過去地上前說:「我為我哥的行為感到羞愧,但是我曾聽過『狐死兔悲、物傷其類』這麼一句話,因為同類遭到不幸而感到悲傷。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何況是同類。他犯錯受到懲罰是應該的,你何必在背後辱罵詛他呢?」後來「兔死狐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同類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傷。
道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知、傳達。《西遊記》第二六回:「如今我三人同去望他一望,就與你道達此情,教那唐和尚莫念緊箍兒。」《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你再去道達,若成就時,今夜是合婚吉日,便要成親。」
送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送作祟的鬼怪。有些地區相信人會生病或遭遇不幸,是因鬼怪作祟,因此要準備酒食祭祀,並把他們送走。清.李鑑堂《俗語考原.送鬼》引《睽車志》:「有巫送鬼,自持前行。」也作「送祟」。
罵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同座的客人。《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劾灌夫罵坐不敬,繫居室。」也作「罵座」。
怨世罵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怨罵當世的習俗。《紅樓夢》第一回:「則知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並非怨世罵時之書矣。」
碑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卜吉凶的器具。原用蚌殼投擲於地,視其俯仰情形斷其吉凶。後改用竹子或木片做成蚌殼狀代替。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將碑珓兒愿了,香爐上度了幾遭。」也作「杯珓」。
頭破血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悽慘的樣子。《歧路燈》第四四回:「一日,走到城隍廟門首,只見兩個人打得頭破血出,手扯手要上廟中賭。」也作「頭破血流」、「頭破血淋」。
泥毬換眼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有眼無珠。意謂見識淺短,無分辨的能力。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二折:「這廝們兩白日把泥毬兒換了眼睛,你便有那降魔,度人經,也出不的這廝們鬼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