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湮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沒,不得志。《文選.潘岳.楊仲武誄》:「如何短折,背世湮沉。」《文選.江淹.恨賦》:「含酸茹歎,銷落湮沉。」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一人得志,一家人連祖宗都沾光。《紅樓夢》第一一七回:「我說的不是功名麼?你們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昇天呢!」
旬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天或一個月。《南史.卷十九.謝靈運傳》:「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遊遨,遍歷諸縣,動踰旬朔。」《文選.曹攄.思友人詩》:「自我別旬朔,微言絕于耳。」
堂高數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 孟子 盡心 下 > :「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 2.語譯 謂殿堂高大,富貴高顯之貌。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殿堂樓閣。 相反詞 片瓦根椽。 5.例句 台北市東區豪宅內的氣派,真可以用堂高數仞來形容!
附勢趨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趨炎附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莫邪鈍,鉛刀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邪,利劍;銛,鋒利。「莫邪鈍,鉛刀銛」全句比喻黑白顛倒。小人得志,賢人受屈。語本漢.賈誼〈弔屈原文〉:「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
孫山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落孫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1>他郡,鄉人託以子偕2>往,鄉人子失意3>,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4>,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注解〕 (1) 赴舉:趕赴考試。 (2) 偕:音ㄒ|ㄝˊ,共同、一起。 (3) 失意:不如意、不得志,指應考不中。 (4) 得失:成敗,此指考試結果。〔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大酒清話.孫山得解》(據《類說.卷五五》引)
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艱危,情義甚篤。……帝在房州時,常謂后曰:「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說,引武三思入宮中,升御床,與后雙陸,帝為點籌,以為歡笑,醜聲日聞於外。乃大出宮女,雖左右內職,亦許時出禁中。〔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二○八.唐紀二四.中宗神龍元年》
玩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既累為紹2>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
臭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討厭的傢伙。《豆棚閑話.第一○則》:「得志時,就要充個豪傑;弗得時,囫圇是個臭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