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潦倒失意、不得志。《陳書.卷一二.杜稜傳》:「陵頗涉書傳,少落泊,不為當世所知。」《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某人該興頭,某人該落泊,某人有結果,某人沒散場。」也作「落拓」。
才富八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開了先河。謝靈運表面上寄情山水老莊,實際上卻是一種對於現實不滿的逃避,也由於他的才華出眾,卻不得志於當時,因此所表現出來的另一種態度便是恃才傲物。他曾說:「如果把天下文才的總合當做一石,那麼曹子建一個人能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斗。」表面上是推崇曹植的文采之高無人能及,實際上則是暗諷世人所有的才學加起來,還不如自己一人。也由於謝靈運的這種態度,讓他更不見容於權臣之間,幾經貶謫,後來被殺於廣州,年僅四十九歲。後來「才高八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某人才學極高。
孤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不隨流俗。《隋書.卷七八.藝術傳.蕭吉傳》:「吉性孤峭,不與公卿相沉浮,又與楊素不協,由是擯落於世,鬱鬱不得志。」
掩目捕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國志.魏書.卷二一.王粲傳》:「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也作「掩目而捕雀」。
重睹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艱危,情義甚篤。……帝在房州時,常謂后曰:「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說,引武三思入宮中,升御床,與后雙陸,帝為點籌,以為歡笑,醜聲日聞於外。乃大出宮女,雖左右內職,亦許時出禁中。〔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二○八.唐紀二四.中宗神龍元年》
龍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英雄得志。晉.陸機〈答賈長淵〉詩:「吳實龍飛,劉亦岳立。」
天空海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闊天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魏晉南北朝時,戰禍頻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因此玄學盛行,崇尚出世無為的道家思想,以及神仙方術之說。在詩壇上則是盛行遊仙詩,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經創作,如曹植、阮籍、郭璞等。這些遊仙詩或逃避現實,崇尚神仙,或藉著神仙之說以抒發自身不得志之鬱憤,對於神仙的居處和生活情態,均描寫得十分鮮活生動。在〈道士步虛詞〉一○首之中,庾信以「海闊」形容海上飄渺的仙山,用「天高」描寫懸於崑崙之巔的玄圃,景象十分高遠遼闊,亦象徵了神仙生活的自由自在、毫無拘束。後來「海闊天空」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或形容無拘無束,漫無邊際的樣子。
一邱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丘之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載,漢朝時的楊惲(ㄩㄣˋ),父親楊敞是昭帝時的丞相,他自己能力又強,所以年輕時就在朝廷裡擔任要職,聲名顯赫。因少年得志,所以不覺中顯露驕傲的態度,常常得罪別人,其中與宣帝最寵信的太僕戴長樂的私仇最深。有一次戴長樂被人告了一狀,他懷疑是楊惲慫恿的,所以也上書控告楊惲誹謗當今皇上。其中一條罪狀大意是說: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正談論他們首領單于(ㄔㄢˊ ㄩˊ)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表議論說:「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結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
腹心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腹之患」之典源,提供參考。 ◎1《左傳.哀公十一年》吳1>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2>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3>。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4>吳也夫!」諫曰:「越5>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6>於我。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7>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8>,吳其泯9>矣!」 〔注解〕 (1) 吳:春秋時吳國。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朝: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亦稱為「朝」。 (3) 饋賂:音ㄎㄨㄟˋ ㄌㄨˋ,贈送財物。 ...
使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氣用事,任性而為。《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瑀性使氣尚人,後為御史中丞,甚得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