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貫雲石〈紅繡鞋.東村醉西村依舊〉曲:「東村醉西村依舊。今日醒來日頭,直喫得海枯石爛恁時休。」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魏源〈客懷八首柬龔定庵舍人〉詩之四:「束髮慕仙真,倒景凌桑,幸遇廣成子,牖我先天方。中道牽小術,歧路多亡羊。」
耳熟能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瀧岡阡表〉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追憶父母親生前言行事跡寫成的墓表。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過世了,由母親辛苦把他養長大,所以關於父親的生平事跡,都是母親告訴他的。有一次說到歐陽修父親做官時,處理刑事案件,常深更不眠,盡力為死刑犯找尋生路,以免造成遺憾。並且自分早死,交代她將來要把這番心意告訴兒子歐陽修。而他平時閒居在家教導子弟,也常用這些話,因為常常聽到,所以能很詳盡地轉述。後來「耳熟能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聽得非常熟悉,而能詳盡的說出來。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理足氣壯注音︰ㄌ|ˇ ㄗㄨˊ ㄑ|ˋ ㄓㄨㄤˋ漢語拼音︰lǐ zú qì zhuàng釋義︰猶「理直氣壯」。見「理直氣壯」條。 01.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一》:「以『持』二語,陡然拍合,覺議論既有開合,而理足氣壯,點醒迷人不少。」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巍山)烏蠻(彝族先民)人。唐代南詔第四世王。開元十六年,父盛邏皮死,嗣為王。他即位之後,靠著唐王朝的持,統一六詔,建立了一個以雲南為中心,以彝族、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王國,並臣屬於唐王朝,成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 師:軍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助。如:「相互持」。《荀子.解蔽》:「鮑叔、甯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窺蠡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長的人。如:「老攜幼」、「敬老尊賢」。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