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懷疑的語氣。如:「得了,你會幫忙才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感慨的語氣。《說文解字.口部》:「嗞,嗟也。」《戰國策.秦策五》:「嗟嗞乎,司空馬。」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f>。趙普曾為一新建城門起名為“明德之門”,宋太祖指著門額問他“之”有何用,趙普回答說這是“語氣助詞”。宋太祖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ref>見《邵氏聞見錄》;文瑩《湘山野錄》則將此事的場景記為“朱雀之門”。</ref>。趙匡胤雖然重用文人,但其實對於文章修辭一向不屑一顧。趙普每次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回家閉門讀書,第二天總能想出辦法來。後來人們才知道他只看《論語》。臨死時對宋太宗道,臣有《論語》一冊,一半可用來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來助君治天下。後人誤傳,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豈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道不是。表示反詰的語氣。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豈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道不、怎麼不。表示反詰的語氣。《詩經.衛風.竹竿》:「豈不爾思,遠莫致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豈不欲往,畏我友朋。」
得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不、莫非。表測度語氣語氣詞。《論語.顏淵》:「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戰國策.趙策四》:「曰:『日飲食得無衰乎?』曰:『恃鬻耳。』」
何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什麼不。反問語氣,表示應該、可以。漢.劉向《說苑.卷二○.反質》:「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早言?』」《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寬住幾日?」
出發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機。如:「他的話雖然語氣稍重,但出發點是為你好。」
栩栩欲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自喻適志:自快得意。喻,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無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推測的語氣,相當於口語的莫非、只怕。《論語.季氏》:「求,無乃爾是過與!」漢.文帝〈議佐百姓詔〉:「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以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穀者多,六畜之食焉者眾與?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也作「毋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