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等值分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12、7/10=( )/30等等。當發現學生回答有錯誤時,則需第一時間請他說明過程,並且輔導他重做一次,以糾正其錯誤之觀念。4. 計算規則:當完成上述之練習後,學生應能漸漸找出計算之規則,因此老師可再出一連串之問題,來讓學生思考,並且規定不用分數版來找出答案。最後老師即可教導正確的計算規則,來讓學生更能理解其中含意,舉例而言,當分母放大五倍時,分子也應公平放大五倍,同理,當分母縮小五倍時,分子也應同時縮小五倍。5. 驗證規則:為了使學生更能信服於計算規則,因此可再拿出計算版,來做實際操作,或者提供具體物,來讓...
|
杏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將多年的稿費收入,並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成立「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殘障朋友提供輔導、生涯規劃等服務。除了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奉獻以外,因體驗到政府和社會對殘障者的忽視,便於1989年結合數十個殘障福利社團,組成全國第一個綜合各種殘障類別的「促進殘障福利修正行動委員會」,希望能促成政府正視殘障同胞的急迫需要、儘快通過擱置多年的殘障福利法修訂。1990年更結合近百殘障福利社團,正式成立「中華民國殘障(團體)聯盟」並被推選為第一任理事長。 伊甸基金會以及殘障聯盟在她領導之下,多年來在有關殘障者就學、就醫、就業...
|
史懷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懷哲計畫(Schweitzer Program)教育部為促進弱勢兒童之教育輔導,自民國95年度暑假起,推動「大學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計畫」,鼓勵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利用暑期期間為偏遠或特殊偏遠國民中小學之學習成就低落之公立國中小學學生,進行以課業輔導為主,並涵蓋品德、生活及生涯規劃輔導之史懷哲教育服務方案。希求這些未來即將為人師表的師資生,能夠發揮關懷弱勢的人道精...
|
教訓輔三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人員覺知這種大變革,必須轉型因應,更應走在社會前端,積極落實各項教改方案。 內容說明「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係當前十二項教改行動方案之一,自八十八學年度開始在各級學校進行實驗工作,迄今二年。各實驗學校對此方案的認知與推動成效,仍需進一步評估。至於未來要參與實驗的學校,如能先探討本方案的理論基礎則將更能掌握本案精神。以教育部所擬列有關此實驗方案的目標來看,參與此方案的各級實驗學校需達成的具體目標有五點:一是建...
|
組織再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再造就各職務工作準則,要明確性不要模糊,所以組織再造各分工要明確,例如屬教務工作者不宜推給學務、輔導,應明確分掌,這樣組織才能運作順暢。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組織再造英文關鍵字:organizational reengineering 參考資料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478-480。教甄策略研究中心。李之法(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以十所試辦學校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蘇松郎(2007)。國小教育人員對學校組織再造的看法之研究。國立臺南大...
|
成長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文關鍵字:Growth Group 參考資料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244~247)。臺北市:心理出版。
|
家庭韌力(family_resili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家庭韌力之意涵2 發展家庭韌力的歷程2.1 家庭信念系統2.2 家庭組織模式2.3 家庭溝通過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家庭韌力之意涵韌力意指為個體從困境中復原的能力,或是指不因困境而受到傷害的概念。而以系統觀點來看,家庭是一個面對及反應事件的單位,家庭如何調適危機事件所帶來的壓力,促使家庭及其成員能夠克服危機,從困境中恢復到原先的家庭狀況,甚至發展更好的家庭功能。 發展家庭韌力的歷程當家庭遇到壓力事件時,若家庭經過以下的歷程,可以促進個體與家庭發展韌力。 家庭信念系統A. 賦予逆境意義:家族面臨危機時,家庭成員能共享的信念,明白大家是要一起面對該事件,對彼此產生信任感,相信可以突破困...
|
客體關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是強調自我,若要健全發展,則個體早年與重要他人的安全穩定依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客體關係理論對兒童輔導工作者的啟示如下:自我的發展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歷經許多階段,從與母親的共生關係一直到分離與個體化的階段。嬰兒早期與客體關係的依附與分離經驗和品質,形塑自我的發展,包括:愛人、愛己,以及和他人產生連結的能力。至於因為錯誤的客體關係而形成的分裂與投射等防衛機制,則會妨礙健康的自我發展,進而可能造成如自戀、人格違常、邊緣性狀態與精神病等心理病態。兒童輔導...
|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目錄1 定義2 延伸閱讀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每一個人和其他人不論在心理或生理方面都存這差異的情況,此種差異現象就是每一個人獨具的特徵。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人,即使是形貌相當接近的同卵雙生子也不會完全相同。不論是西方先哲或是東方先賢先聖都已經指出人與人間個別差異的存在。如柏拉圖就認為人的天賦和後天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個人之間的差異;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想,其中「因才」兩字指出因應個別差異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在科學上。作先對個別差異進行分析的學者,首推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 Binet)和哥達德(H. Goddard)...
|
直接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安排進去。明示教學的進行大致遵循以下五個步驟:1.從舊經驗引導新學習。2.明確地講解教材內容。3.輔導學生做即時練習。4.從回饋中做錯誤校正。5.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Rosenshine提出直接教學法的六個主要教學功能,包括:1. 導引以澄清教師期許、學生任務及責任績效。2. 口頭或視覺化呈現新材料。3. 透過練習的範例型結構化的練習,教師增強學生正確的回應並修正錯誤。4. 導引的練習,教師監控並提供修正性的回饋。5. 學生在沒有任何協助和延宕性回饋的情形下進行獨立的練習,以確保記憶和發展流暢性。6. 定期的複習。該教...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