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9907 ms
共 4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政治學上稱反對共產黨的勢力為「白色」。相對於紅色而言。
|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八國聯軍(Eight-Nation Alliance)的導火線是中國長久以來受列強的壓迫教案和經濟壓迫,以及官營企業剝奪了生存之道,逐漸蘊積出一股排外反官僚的氣氛。這股氣氛到1898年集結在義和團身上。據說義和團起先與一般民眾結合,反對基督教教案,後來又逐漸與清廷的排外氣氛互通聲息,而倡言「扶清滅洋」。最後獲得清廷的支持,由山東而天津,終於進入北京,沿途攻擊外國人,破壞教堂,搗毀官營企業(如挖取鐵路枕木等等),在北京更包圍外國人於北堂和公使館區。而且西太后聽說「列強要逼西太后退位」的傳言,遂向列強宣戰。1900年,...
|
廣陵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三國魏嵇康善彈廣陵散曲,祕不授人,後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曰:「『廣陵散』於今絕矣!」見《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後比喻人事凋零或事無後繼,已成絕響。《北齊書.卷三三.徐之才傳》:「長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無學術,每歎云:『終恐同廣陵散矣!』」也作「廣陵客」。
|
百日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自甲午戰敗後,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其領導人物康有為以著書立論,發行中外公報主張變法,亦曾數次上書德宗,要求改革。其學生梁啟超則於上海主編時務報,鼓吹變法圖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於是發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
抱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
委員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可視為一委員制的變型。 瑞士委員制瑞士(Konungariket Sverige)之政治在傳統上反對個人的獨大領導,重視政治社會整體的和諧一致性,因此委員制在其國家政治上作為一穩定的政治組織方式施行。在瑞士,行政大權係由聯邦委員會之七位委員所共享,此指之委員為聯邦國會兩院所選定,任期為四年,向國會負責。而依據瑞士之政治習慣,執政的行政委員可連任直至退休或離世,因此在瑞士亦有委員久任其位。在七位委員中會選任一位擔任主席,即所謂的聯邦總統(president of the confederation),其任期一年,不得連...
|
斯巴達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過斯巴達人,因此斯巴達開始訓練自我成為一群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民族。 內涵否認家庭功能、強調集體意志,反對文學藝術活動,也不贊成競技活動。教育重點1.體力:斯巴達著重摔跤的訓練,由於摔跤必須運用身體各個部位,更能訓練機制並控制情緒。2.訓練服從的方式:為訓練兒童服從的觀念,因此採用鞭打等體罰,特別是每年一度會在神壇前進行鞭打比賽,參加者以流血為榮。3.偷竊技藝:偷竊的技巧中包含奇襲、埋伏和偽裝的技巧,主要實踐於作戰之中。通常需要練習偷取各種物品,一旦失敗就會被處以嚴厲的鞭打。4.強調女子教育:斯巴達重視婦女教育,教育的內容...
|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杜斯妥也夫斯基非常喜歡別林斯基這篇文章,並尋找到手抄本在小組上朗讀。1849年4月23日他因牽涉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並於11月16日執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他的思想發生了巨變,同時癲癇症發作的也愈發頻繁。1854年他被釋放,但是要求必須在西伯利亞服役。1858年他升為少尉,從此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來思考與寫作。從假處決事件到西伯利亞服刑這十年時間是他人生主要的轉折,他開始反省自己,篤信宗教。也正是在在西伯利亞,他遇到了今後的妻子-瑪麗亞•伊薩耶夫。 後期創作 1860年,杜斯...
|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中國自有其立國之道,對西學思想微不足道。 譚嗣同為學最初是桐城古文,後來特別喜好魏晉人的駢文,反對唐宋以後的古文。譚嗣同作治言一文,認為西洋各國的政治制度出於中國墨學,並主張振興中國的物質科學,因而走遍中國遊歷各地。而後閱覽群書之後,特別強調孟子和黃宗羲的民本觀念,同時認識到中國若單是講求船堅炮彈,而不模仿西洋的政治制度,則足以滅中國,因而提出反對君主專制、綱倫名教,極力排滿,反靜儉而主動求通,得到日新變法的論證。他認為要挽救中國的危亡必須使...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