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4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臺灣北部新竹平原中心。面積約一百零四平方公里。地形平坦,有縱貫鐵路經過。工業以化學工業和輕工業為主,內有科學工業園區、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特產新竹米粉及貢丸。郊有古奇峰、青草湖等名勝古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所轄之的最高行政機關。如:「欣逢建一百週年,今晚將於府前的廣場舉行慶祝大會。」也稱為「政府」。
高雄立中正文化中心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雄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於民國63年(1974)春開始籌建,64年4月30日開工,70年4月16日落成啟用。計耗資新臺幣560,000,000元,為政府十二項建設中最早成立之文化中心。該中心為地下1層、地上4層之建築物,設計宏偉莊嚴、樸實無華。其中之圖書館總面積占1,776坪,閱覽座位1,500席,藏書容量可達300,000冊。
  該館係直屬於高雄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為3個業務組之一(另設活動、展覽組),組長,承該中心管理處處長之命推展館務,編制員額自組長以下計有16人(目前實有10人),外勤約僱服務員有17人,另有技工3人,目前計有30位同仁為讀者提供完善之服務。
道()教育委員會(韓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國道()教育委員會為韓國各道、特別及直轄之教育行政機關,主管道、區域內之教育、科學、技術、體育及其他有關學藝之行政事務。
  設教育委員會為道()教育行政機關之制度,始於一九四八年韓國獨立建府之後,其目的在促進教育之專業化及適應地方特性。而後其組成及職權屢有改變,但此一制度仍沿用至今。目前韓國分設九個道、一個特別及五個直轄,均設有教育委員會。九個道是京畿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慶尚南道、慶尚北道、全羅南道、全羅北道、江原道、濟州道;特別是漢城;直轄為仁川、大田、光州、大邱、釜山。
  道()教育委員會由委員七人組成,除議會議長及教育監為當然委員外,...
自治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治學校為中世紀後期在德國及蘇格蘭等處興起的一類學校;自治學校的出現,為的是擺脫教會對於普通教育的控制。在此類學校中,不僅是學校的行政運作,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教師的任命權也都歸於政府。
  德國自治學校的出現大約在十三世紀中期,最早應屬於一二三二年在穆爾豪森(Muhlhausen)所建立的學校。由於在日耳曼地區,教會勢力較為穩固,城在獲得政治與經濟之控制權亦較為緩慢,而自治學校的建立也多由議會(town councils)負起責任。例如布瑞格(Brieg)城於一二五○年自亨利公爵三世(Duke Henry Ⅲ)手中取得城自治權後,即立刻由議會建立一所學校。德國的自...
馬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澎湖本島的西半部,是澎湖縣縣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澎湖群島上最大的商港和軍港。面積約三十三萬五千六百二十六平方公里,名勝古蹟很多,有臺灣創建最早的媽祖廟、萬軍井、施琅將軍廟及千人塚等。也稱為「馬宮澳」。
節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字指年度節慶,有節日,集之意。相似活動,法文為Foire,德文為Mess,德文有一名詞,「跳躍之節」(Die Leipsiger Messe),極可能為古代城名(西元1200年左右)。「Messe」這個字由基督宗教的傳教士們傳入各地區,因此有所謂的冬之節慶(Winter-Messe)或基督之節(X-Messe,或熟知之聖誕節,此時非基督教國家為慶祝太陽節或農節的日子)等。希臘文的Circe或kirte與Messe此字是有關連的,而形成Kirkmess這樣的字。無論如何,此詞為商人之節慶,有關買賣,而這種人們聚集的活動中總少不了歌唱、宴樂及跳舞。操條頓語之地(Teutonic lands)...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堤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原屬越南南部,人口約四十五萬。於西元一七七八年建,後於一九七五年與西貢、嘉定合稱為「胡志明」。本為湄公河三角地帶,米、魚類的集散地,亦為原越南南部碾米業中心,也是華僑聚集的中心。但是當北越統一南越後,隨大規模商業國有化,許多當地華裔越南人被遣返,多成海上飄流的難民。
吹簫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乞食。參見「吹簫」條。唐.虞世南〈結客少年場行〉:「吹簫入吳,擊筑遊燕肆。」
四日哮喘訴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四日1961年關於空氣污染引發大流行的賠償案。該東南部的磯津地區,1961年起患哮喘病的人數日益增多,原因是四日6家與石油化工有關的工廠排放硫氧化物污染空氣。污染受害者向磯津地方裁判所四日分所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加害公司賠償損失。1972年7月24日,裁判所作出了判決。爭議點和判決的主要內容有:(1)、6家公司造成的大氣污染與哮喘病之間的因果關係;(2)、6家公司的共同不法行為;(3)、被告是故意還是過失;(4)、賠償費的計算。裁判所採用因果關係的學說,分析磯津地區猛增的哮喘病患者與硫氧化物、煙塵等物的關係,議定6家公司所排放煙塵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受害患者有因果關係,危害後果是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