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2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旁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邊風」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杜荀鶴〈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詩(據《全唐詩.卷六九二.杜荀鶴》引)人間寺應諸天號,真行僧禪1>此寺中。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挂波浪驚心白,上馬塵埃翳眼紅。畢竟浮生謾勞役,算來何事不成空。 〔注解〕 (1) 禪:禪師。
垂首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垂頭喪氣」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送窮文〉(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1>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粻,牛繫軛下,引上檣。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問所塗。竊具船與車,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子飯一盂,子啜一觴,攜朋挈儔,去故就新,駕塵彉風,與電爭先。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欻嚘嚶。毛髮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與子居,四十年餘: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學子耕,求官與名;惟子是從,不變於初。門神戶靈,我叱我呵。包羞詭隨,志不在他。子遷南...
流水無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水一去不回,毫無情意。唐.李白〈送殷淑〉詩三首之二:「流水無情去,征逐吹開。」宋.辛棄疾〈酒泉子.流水無情〉詞:「流水無情,潮到空城頭盡白,離歌一曲怨殘陽。」
順風駛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風勢張行船。比喻順應有利形勢行事。《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
苕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遙遠的樣子。《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苕苕千里,茫茫終何之。」也作「迢迢」。
殫智畢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
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瀟湘八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宋迪以瀟湘風景,畫了八幅山水畫,時稱「瀟湘八景」。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鍾、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踏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鋪的板。或放在船中,用以接連船隻和岸邊,便於人和物的上船或靠岸;或用來連接車輛,以供踏足之用。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收了纜,撅了樁,跳踏板,掛起這秋風布。」
志同心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